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0.14-1975.12.4)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普林斯顿首位女性正教授,师从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她在自己的著作中表现出的天才的洞见和隽永的智慧,为当代政治哲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2012年,德国著名导演玛格雷特·冯·特洛塔为她导演的人物电影,获德国电影奖“金质电影奖—最佳女主角”和“银质电影奖—杰出故事片”。
出版作品: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布鲁希尔书信集》
《极权主义的起源》
《过去与未来之间》
《人的境况》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布鲁希尔书信集:1936-1968》是阿伦特所有作品中唯一能表现女性的敏感、温柔、依恋的文字记载。这些书信记录了她和她的丈夫海茵利希30年间充实的生活经历,让我们看到,他们夫妻间的爱情是他们在阴霾、险恶中最安全的港湾。
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阿伦特的思想渊源,把握她的思想脉络,认识作为一个学者的她,还可以生动地认识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她,让我们看到这位伟大的学者其实是一个充满激情,时刻渴求爱,珍视友谊的人。
一 有两种爱:一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一种点点滴滴,细水长流。《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固然偏爱前者;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前者可遇而不可求,后者才是常态。不要小看后一种爱,正是靠着这种相濡以沫,阿伦特(Hannah Arendt)和布吕歇(Heinrich Blücher,本书译为布鲁希尔)...
评分 评分“我是你的女孩。” “我要是在10年前与你相遇该多好!” “没有你的日子就不成日子。” “巴黎的天空认为,由于你不在,它就没理由快乐。” “日内瓦的天空好像不认识你,也不知道你的缺席。如果它认为你不存在,那可是它的错误。” “我希望,你的‘事业’会冒出火花,我真愿...
评分 评分Blücher给Arendt回信晚了,Arendt发了一通火。她发火还挺萌的。
评分虽不是哲学著作,却又无处不包含阿尔特的哲学思想
评分真的,思想家之间的情书太美好了。才华横溢丝毫没有文人的酸臭,字里行间都是真诚与爱。
评分很好看的一本书
评分2019年12月12日于公司开始阅读。 两个相爱的人的书信集。 我感到惊讶的是,原来在前技术年代,人们之间会使用如此频繁的书信来达成互诉衷肠的目的,在技术垄断的现代,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了,毕竟,谁还没有个手机来保持联系呢?若干年后,会不会有人认为现代人的爱情甚至比前技术时代更含蓄?因为书面记录要少得多。技术是如何影响社会和生活方式的一个小例子。 至于这本书,适合文艺青年阅读,对我来说还是直接看《论革命》和《过去与外来之间》吧,话说后者在豆瓣找不到,mdzz。 翻译有些低级错误,不过不至于影响阅读。 还有一点让我介意的是经过二战时期的书信居然可以保存如此完整…… 以前的人用书信记录爱情,后来用电话卡的厚度,现在的人用什么呢?微信记录的空间大小吗? 单身狗千万别看,100%的狗粮噎死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