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通中西

會通中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章清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9-2
價格:11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139038
叢書系列:學科、知識與近代中國研究書係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學術史
  • 近代史
  • 近代中國思想與文化
  • 知識轉型
  • 曆史
  • 章清
  • 教育
  • 會通中西
  • 中西文化
  • 哲學思想
  • 跨文化對話
  • 傳統與現代
  • 學術著作
  • 文化融閤
  • 思想史
  • 東西方比較
  • 智慧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變”乃近代中國曆史的基調所在,其中極為顯著且影響至今的,無疑即是以分科為標識的近代學科知識的成長。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包括物理學、社會學、哲學等一係列今日統稱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的近代學科知識體係,即逐漸為中國社會所接納,並擯棄瞭以“六藝”為核心、以“四科”為基本框架的“中學”分類體係。影響所及,中國社會有關現實世界及社會理念閤法性論證的基礎,也漸次脫離傳統中國的“學術資源”,轉而采納近代學科知識所提供的“知識資源”。故此,基於近代學科知識成長的視野審視近代中國的曆史,也自有其必要性。本書的中心旨趣,即是以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中學”與“西學”的會通為切入點,並藉此把握近代中國知識轉型的基調及其變奏。

作者簡介

1964年10月生於四川。1989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曆史學係,獲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專業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8年於復旦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曆史學係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長,曾任曆史副係主任、係主任,現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中國史組委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曆史學科組副主任委員。

目錄資訊

自序/i
引論 近代中國學科知識的成長:曆史的維度/001
一 “西學東漸”曆史圖景的塑造/004
二 並非“已知”的西方學科知識形成的背景/030
三 “日本因素”的呈現及其意義/036
四 近代學科知識的成長:本土的作用/051
五 塑造近代曆史的物質因素、技術背景/058
第一章 “西學門徑”的探討:學科次第之論辯及其意義/069
一 “窮理學為百學之門”/071
二 學科論述的轉嚮:格緻之學的內涵/082
三 “采西學”:學科次第問題的浮現/093
四 學科次第與“西學門徑”/113
第二章 “中西學門徑”:“體用”之辨的學科史意義/129
一 中西初識時圍繞知識“本原”的辨析/131
二 新教傳教士“援西入中”之策略/142
三 “中學”與“西學”:“中體西用”論浮現的背景/150
四 近代學科知識的“普世性”與“現代性”/162
五 學科規劃與體用論/174
第三章 學、政、教:中學、西學之分與閤/192
一 “西政”“西學”無關“西教”/194
二 “政”與“藝”:接引西學的變奏/220
三 “學”與“術”:由分到閤/238
四 無法替代“政”與“教”的“學”/251
第四章 西學、東學書籍的“匯編”及“知識再生産”/258
一 西學“匯編”:知識的編輯與復製/265
二 西學“匯編”資料的多種形態/274
三 “經世文編”中的西學/306
四 報章媒介作為西學的載體/317
五 西學知識編纂:形式與內容/330
第五章 科舉改製與“策問”:接引西學的特殊機製/340
一 科舉改革與“策問”/342
二 “策論”:對新式知識之接引/356
三 “策問”資料的編輯與齣版/373
四 “策問”資料所呈現的西學/390
第六章 質疑“現代性”:晚清中國士人“閱讀世界”之一瞥/408
一 “睜眼看世界”:閱讀西書之肇端/411
二 接受西學:“縱嚮”與“橫嚮”的限製/419
三 引導下的“閱讀”:課藝提供的例證/429
四 日記:私人的閱讀/448
五 理解“現代性”的屏障/465
結語/472
徵引文獻/495
索引/52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邁齣年代、學人和製度範疇的野心之作。

评分

泛泛而談 也可以說全書野心很大 但沒達到目標 看得經常走神

评分

講述如何自學東漸,中國學科如何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萌芽、成長。

评分

一本有“聲音”的書,章清老師的論文和講課都是一個調調,有其極具特色的學術腔,常用語如“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用不著特彆說明”、“不唯如此”、“問題的復雜性還在於”等等。本書主旨是作者多年來集中關注的“西學東漸與中國現代學科”。正如序中所言,“以分科為標誌的近代學科知識在中國的成長,其影響既深切巨,堪稱理解這段曆史重要的維度”。作者以中外交流背景下“中學”與“西學”的會通為切入點,通過對晚清時期西學/新學“匯編”、科舉策問、日記等材料,展現瞭中國近代知識轉型的復雜圖景。其關注核心一是西方以分科為標誌的近代知識是如何傳入的,二是中國本土是基於怎樣的背景接引的。近代學科知識體係的建立固然是“援西入中”的産物,但所援之“西”為何本身即是問題,而本土長期積纍而形成的對於“知識”的理解亦是至關重要的。

评分

講述如何自學東漸,中國學科如何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萌芽、成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