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王阳明的几本书,对于圣人的学问一直是懵懵懂懂,就简单的聊一聊吧。 王阳明最重要的三个思想: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学。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我们到处都有见过,各种宣传标语,企业文化等等都有讲到,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你不会打羽毛球,准备...
評分我大概看完这本《传习录》,能大概理解百分之二三十,而且古文部分有些还没有看,因为时间不够,以后还是要抽时间重读,里面最印象深刻的是读经典书籍,隔一段时间需要再重新读一次,因为随着人的阅历经历不一样,所得到的东西都会有所不同。而且存天理灭人欲这件事有了切身的...
評分之前看过王阳明的几本书,对于圣人的学问一直是懵懵懂懂,就简单的聊一聊吧。 王阳明最重要的三个思想: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学。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我们到处都有见过,各种宣传标语,企业文化等等都有讲到,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你不会打羽毛球,准备...
評分我大概看完這本《傳習錄》,能大概理解百分之二三十,而且古文部分有些還沒有看,因為時間不夠,以後還是要抽時間重讀,裏麵最印象深刻的是讀經典書籍,隔一段時間需要再重新讀一次,因為隨著人的閱曆經曆不一樣,所得到的東西都會有所不同。而且存天理滅人欲這件事有瞭切身的體悟,吃飯是天理,吃零食是人欲。其實更重要的是人是以自己為中心還是以彆人為中心的問題。例如約會時候遲到瞭,約會見麵,心情愉悅纔是目的,遲到它不是目的,不能因為遲到發飆而影響瞭這次約會見麵的目的。可是不是說不能發,隻是說不能遷怒,可以心平氣和錶達自己的不滿,所以凡事要想想目的。它跟西方的心理學其實在這點上是一緻的。所以更加崇拜古人的智慧。《傳習錄》需要反復再看的一本書。
评分印象最深的幾個詞:我心光明、物來心照、誌有定嚮、夭壽不二、得失不二、知行閤一、下日日不斷之功、行至誠不息之道、不將迎意必、必有事焉,勿助勿忘,在具體事物上格正自己的良知,不為私欲遮蔽,明心修行,不揠苗助長,也沒有片刻停歇和忘記…確實是修身明心的好方法,師生問答錄的形式,也點齣瞭很多修身學習的毛病,很有啓發。作為儒學在明代的高峰,和孔孟的儒學相比,角度偏重略有不同,王陽明更強調迴歸自己內心,在具體事物上的格物緻知的修煉,深入內心;而孔子的仁和忠恕之道更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度更廣。另外,華杉老師結閤自己和現代社會的具體情況也進行瞭切己體察,很有啓發,寫得很好!但看瞭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於看完後,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用日日不斷之功去知行閤一,去緻良知。
评分戒驕戒躁,閱讀博文,約束好自己
评分本身傳習錄就是一本四書答疑,零碎重疊,看過《傳習錄》再看華杉這本,更零碎重疊,讀1/4再讀不下去
评分可能真的是有隔閡吧,讀起來很枯燥,也沒有收獲,一直在講氣啊理啊性啊。放幾年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