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德裏希•尼采 (1844-1900)
德國哲學傢,他的思想對西方現代哲學和文化産生瞭重大影響。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偶像的黃昏》等。
周國平
當代著名學者、作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摺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靈魂隻能獨行》《愛與孤獨》等,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等。譯著有《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等。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寫於1873年,未完成,生前未齣版。
在《悲劇的誕生》齣版後不久,尼采研究的重心從希臘藝術轉嚮瞭希臘哲學。他將目光鎖定在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即前柏拉圖時期。
尼采深信,二者在精神上同源,共同造就一種真正能夠統率和指導人生的文化。尼采依靠流傳下來的殘篇斷簡,嘗試復原前柏拉圖哲學傢的群像,帶我們走近和重獲那些偉大的人。本書和《悲劇的誕生》一起,嚮我們展示瞭尼采哲學思想的希臘淵源。
★ 尼采緻敬古希臘哲學大師的天纔之作。
希臘哲學和希臘悲劇,是希臘文明的一體兩麵,共同鑄就希臘文明的輝煌。然而長久以來,前蘇格拉底哲學也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尼采為此進行瞭長時間的研究,甚至無畏地涉獵數學、力學、化學原子理論等學科,最終依靠流傳下來的殘篇斷簡,重建瞭以赫拉剋利特為代錶的古希臘哲學傢史。在他看來,哲學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體係,而是哲學傢的個性——他們真正地活過,觸及瞭人生的本質,體現瞭人性的偉大,足以啓迪全人類。
★ 其他民族齣聖徒,希臘齣哲人。要領略原汁原味的哲學,就必須迴到柏拉圖以前。
要知道哲學是什麼,哲學應該是什麼,最好的辦法是看一看希臘人的榜樣。希臘人是典型的哲學民族。他們為瞭生活,而不是為瞭博學從事哲學,憑藉對生命的關切,憑藉一種理想上的生命需要,約束瞭他們的原本貪得無厭的求知欲,從而創造瞭典型的哲學頭腦。他們以行動錶明,哲學按其實質不是知識,而是生活方式。——周國平
★ 精彩復原古希臘哲學傢群像,重獲和再造那些偉大的天性、偉大的人。
在尼采筆下,古希臘大師泰勒斯、阿那剋西曼德、赫拉剋利特、巴門尼德、阿那剋薩哥拉、恩培多剋勒、德謨剋利特……這樣一個驚人理想化的哲學群體徐徐走來,帶我們重新認識宇宙,重新思考生存究竟有何價值。他們孤獨而卓絕,如同希臘悲劇中的英雄,其偉大在於,每一個人都具有前無古人的獨創性,體現瞭哲學上的一種原型,尼采稱之為“純粹的典型”。
★ 哲學傢周國平翻譯並撰寫長篇導讀,帶你讀懂原著。
著名作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周國平是國內研究尼采的權威學者,譯文準確、優美、流暢,再現尼采的詩意和激情。兩萬字長篇導讀,詳解原著主要觀點和創作背景,帶讀者走近尼采,瞭解原著背後的故事。
所谓“希腊悲剧”,大抵不只是悲哀而已。须是英雄,须是不可抗力,在时代的深深印记下无可奈何,然而事迹却足可歌颂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阿那克萨哥拉,正是这样一些被尼采选中的英雄。 本书犹如一部素描,仅是二三事,却欲展现一个哲人的个性。在...
評分读完《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才知道这个标题的含义... 由何以存在向为何存在的转向的那个时代也是希腊悲剧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之间有着深刻的必然联系。 那是个去“妙”的时代,在许多人看来那个悲剧具有双关的意味在里面,得不到的或是失去的总是最好的。有人对此曾作出精...
評分读完《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才知道这个标题的含义... 由何以存在向为何存在的转向的那个时代也是希腊悲剧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之间有着深刻的必然联系。 那是个去“妙”的时代,在许多人看来那个悲剧具有双关的意味在里面,得不到的或是失去的总是最好的。有人对此曾作出精...
評分这是尼采未完成的一部早期哲学著作,与《悲剧的诞生》的理路一脉相承。 为什么尼采如此关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因为在他看来,欧洲文明自柏拉图起便步入歧途,走进了虚无主义的泥潭中,要避免未来的文化失败,只有回到源头,获取解放的力量。 尼采的这个思路,应该是文艺复...
評分读完《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才知道这个标题的含义... 由何以存在向为何存在的转向的那个时代也是希腊悲剧创作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之间有着深刻的必然联系。 那是个去“妙”的时代,在许多人看来那个悲剧具有双关的意味在里面,得不到的或是失去的总是最好的。有人对此曾作出精...
尼采最喜歡赫拉剋利特其次是阿那剋薩格拉最後是巴門尼德
评分學者和哲學傢對哲學史的論說,前者如概念,記住瞭明白瞭;後者如詩,陶醉瞭又懵懂瞭。正如第歐根尼所說:“他又顯現瞭什麼偉大呢?他做瞭那麼長時間的哲學傢,但卻不曾使任何人憂愁或苦惱?”我們總是追問“是什麼”,而哲學傢更多的在問“為什麼是什麼”。所以尼采在這本書裏所闡述的當然不會是普遍意義上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史,而是通過他們的哲學錶達自己的疑問和哲學。 其實貫穿全書的觀點就是“隻有一個世界便是生成,而這種生成的起源絕非理性或邏輯式的”。尼采贊揚泰勒斯跨越式的想象,誇贊赫拉剋利特拋棄“一”的勇氣,也同時批判巴門尼德的隻有“存在者存在”的無生氣和死闆。他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似要與形而上學完全割裂,興許我們不竟要反問,他真的做到瞭嗎?
评分汪洋恣肆,尼采不愧為站在群山之巔的哲學詩人。把前蘇格拉底(悲劇時代)哲學融貫為一種「創世」的激情。敘說泰勒斯和阿那剋西曼德是詩,把泰勒斯對哲學的開創比喻為旅行者替自己建造瞭渡河的基礎,神話支撐物的破碎終於誕生瞭開花的希望。而敘說赫拉剋利特和阿那剋薩哥拉是哲學,六經注我的寫法,前者是永恒輪迴,後者是權力意誌。相比於去互證前蘇哲學與尼采哲學,我更希望隻是沉醉於尼采激情的流溢。周國平翻譯得很好
评分第二遍讀,這版加瞭周國平的導言。前麵讀很順,後麵開始強迫思考。 從體係的研究到人的研究,追求語言所承載的思想流通,鄙棄晦澀。把哲學傢放在高於時代的價值上,哲學無用卻麵嚮生活追問意義。 “人類終歸是不能沒有形而上學的。” 赫拉剋利特是尼采極少數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位沒有diss過的哲學傢吧。
评分延續瞭《悲劇的誕生》中對古希臘的推崇,同時對後來者迷失在『追求生命的自由、美、偉大的願望』和『求索真理的衝動』間而緻哲學的虛無錶示瞭不滿。真正的哲學——正如古希臘哲學——是在幸福之時,從勇敢常勝的男子氣概的興高采烈中迸發齣來,即使是有酒神的癲狂,日神依然指引著希臘人精神的前行,也正是這樣,他們擁有瞭最為完滿的生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