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Zimbardo)
為史丹福大學心理學退休榮譽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他是知名教科書《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作者之一,與其著作《害羞》(Shyness),兩書總銷售量已逾兩百五十萬本。
金巴多曾為美國心理協會主席,目前為史丹福恐怖主義跨領域政策、教育和研究中心主任。他也在美國公共電視網獲獎節目〈發現心理學〉擔任旁白,並協助製作。在二○○四年,出任伊拉克阿布葛拉伊布監獄虐囚案其中一位監獄守衛的專家證人。
史丹福監獄實驗專屬網站:www.prisonexperiment.org,每年瀏覽次數超過上百萬人次。參訪作者個人網頁請至:www.zimbardo.com,本書網頁請至:www.LuciferEffect.com。
譯者簡介
孫佩妏
目前就讀於成大行為醫學研究所。
陳雅馨
台大社會所畢。自由譯者。譯有《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立緒)、《未來的性》(麥田)、《為孩子種一棵樹》(麥田)等書。
一九七一年,社會心理學家金巴多教授主導「史丹福監獄實驗」;該實驗有如一發震撼彈,引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人性的天真看法。
三十年後,金巴多教授以《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首度親自撰述、並呼應從「史丹福監獄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觀察到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全盤且深入解釋「情境力量」影響個人行為的概念。在實驗中以標準的生理與心理測驗,挑選了自願擔任受試者、身心健康且情緒穩定的大學生,被隨機分派到「守衛」和「犯人」兩組,接著讓他們身處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被指定的角色。
實驗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轉變為殘暴不仁的守衛或是情緒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分,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為期兩週的實驗不得不宣告中止。為什麼握有權力的人,很輕易地為「以控制他人為樂」所誘惑?而置身弱勢角色的人,為什麼卻常以沉默來面對問題?。
藉由獨具開創性的「史丹福監獄實驗」研究,金巴多教授將為讀者解釋「情境力量」和「團體動力」如何能使平凡男女變成殘忍的魔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努力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例如「男性-女性」、「上司-員工」、「父母-子女」、「老師-學生」、「醫生-病人」等關係,在這些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束縛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而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的事?
本書提供認識地位和權力角色差異的原因;了解在環境中影響個人思考、情感及行動的形成及改變原因;幫助讀者重新審視、了解自己,一旦面臨陌生情境,自己「會做什麼」及「不會做什麼」,以及面對情境的強大壓力,如何勇敢反抗「路西法效應」。
好吧,个人感觉是,翻译烂得让我连读下去的心都没了……基本上,你得通过中文的译文先还原成英文,然后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意思……作为一本社会学著作,译文最大的问题就是许多话缺少指代的对象,看得人一头雾水。 不过,书的内容应该还是很不错的,除了作者的罗嗦以外,还是值...
评分 评分你我都站在悬崖的边上 这本书看完已经有几天了,但是一直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来总结它,我不是学心理学的,所以没办法从专业的角度去给这本书定位,也没办法将500多页、50多万字的内容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总结。我想写的,并不是这本书有多么的好,多么值得一看,虽然我愿意向任何一...
评分 评分今天微博热点是抵制日货勿伤同胞:借爱国之名打砸抢烧的示威人群都是流氓和脑残,瞧人香港游行,13万人秩序井然,走的时候还有人义务清理垃圾。一堆“坏苹果”,一堆“好苹果”,良莠立见。 回想去年8月伦敦骚乱,一场抗议警察暴行的示威活动最后同样演化成打砸抢烧的暴力...
是这个版本。
评分豐富的參考資料,擴闊了視野及思想空間但仍要保持獨立思考
评分是这个版本。
评分被梁公的簡介騙了
评分五星力荐。此书详细叙述了作者所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并且分析了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案,揭示了情景压力对于人性的深刻影响,对我原有的人性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