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

林中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德] 马丁·海德格尔
出品人:
页数:354
译者:孙周兴
出版时间:2008-4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5135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海德格尔 
  • 哲学 
  • 存在主义 
  • 德国 
  • 西方哲学 
  • 哲學 
  • 经典 
  • Martin_Heidegger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几乎包含了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收集了作者在三、四十年代所创作的六篇重要著作。作者的“存在之真理”和“存在历史观”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批判和当代技术世界的分析,充分显示出一位思想家应有的稳重、冷静和深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当初因为考研的关系,终究是只读了一小部分,序言啊,存在啊,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啊~主要可见于本书中的《艺术作品的本源》和《诗人何为?》~也是那句“通向语言的途中,歌唱命名着大地”使我一下意识到语言,或者说语义学的意义,对于艺术和创作的意义。03年之前我像一个...  

评分

(一) 电影Life of Pi讲了Pi的两个故事(或两重人生),一个明亮励志,呈现得美轮美奂;另一个恐怖,邪恶,在黑暗中隐而不显。影片抛出的问题是:你会选哪一个?当片中作家选择第一个故事时,Pi说:And so it goes with Go...  

评分

黑格尔的经验概念,孙译: 作为绝对认识的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绝不是因为它力求使它的方法精确化,使它的结果变得具有强制性,并从而把它自身与那种就本质和范围而言逊色于它的东西,即科学研究,作等闲视之。 原文 Die Philosophie ist als das absolute Erkennen keineswegs d...  

评分

在《存在与时间》之后,《林中路》先阐释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他强调存在,也与东方的整体观念合其德。他首先从康德那里出发。2艺术家和作品通过第三方的艺术存在。5自在之物就是世界整体乃至上帝。终极之物,那是死亡和审判。 但当代面临的实际境遇是:24世界之抽离和颓落再也...  

评分

【原文写于2015年11月,给冯师的读书报告+读书会】 十一月一日读书会的消息很早就收到了,于是借这次机会重新研读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有许多新的理解。海德格尔是借由此篇文章中借由艺术作品的本源而对他自己真理观的集中阐述,之所以选择艺术作品作为切入点,则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只看了艺术起源的和图像时代的部分

评分

必须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评分

海德格尔,当时迷得疯狂

评分

#总会再读的

评分

每段都是看到海德格尔提出的问题很精彩,但之后的两页之内必将陷入无尽莫名的论证,然后这个时候又会发现某些东西例如大地诗人之类的东西成为了猛烈的隐喻,而后又会突然揭去他们神秘的面纱露出狰狞的叫做存在者的面孔来,并且以这一切来显示除蔽的过程从而展示被除蔽的存在者,它的名字隐晦地叫做真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