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年出身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公民。同年,《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为她奠定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
流亡之前,阿伦特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协助犹太组织工作,为此曾被纳粹政府关押过。去美国之后,她为流亡者杂志《建设》撰写评论等;做过肯舍出版社的编辑;1952年担任过“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的负责人。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后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随着《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的瞩目人物,近年来声誉日隆。1975年12月阿伦特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作者从19世纪中欧与东欧历史中的反犹主义入手,追索其中的极权主义因素,然后审视欧洲的殖民帝国主义。在研究极权主义运动和政府的机构、组织和运作时,她集中分析了极权主义统治的两种形式——纳粹时期的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结论一章中,她出色地分析了人类的孤立和孤独是产生极权统治的先决条件。
最近回顾了一下汉娜阿伦特的这本政治哲学经典读物。再读一遍,感受又深了一层。这里简单记录一二。 汉娜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几种统治模式:君主制和独裁制 (一人说了算)、贵族政治和寡头政治(少数精英说了算),民主政治和暴民政治(大多数人说了算)。而“极权主义”...
评分 评分几圈主义社会,在《极权主义起源》中是特指斯大林,希特勒时期的苏联和纳粹德国。但由于资料不全,作者没有把髦责董时期的总过加入。这绝对是一个错误,因为髦责董时代的体制和国民符合书中极权主义社会的所有特征,具体来说,要想在这个社会下生存下去,你需要: 1: 永远跟...
评分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伏尔泰 1 有人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
评分在全书的开篇,阿伦特早已一语道出——“进步与毁灭,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重读关于犹太人在现代的历史,或者,重读那些考究极权主义出现对于价值理想毁灭意义的分析。读者会窥见在现代性批判这个新原点上许多天才的影子,或者是齐格蒙特•鲍曼关于现代性像随时诱发的饿...
阿伦特的共和主义立场,决定了她将人权的位置附着于公民权基础之上。公共生活,在她那里是极其重要的。而没有公民位置,则甚至无从确立“人”之为人的位置。
评分翻译垃圾
评分大清早的,听说有人找到合法性了,还是从历史里找到的。这就奇了怪了,现代国家,没有普选,哪来的合法性?还是推荐一本书,消消毒。
评分作者用“疯狂”的有色眼镜看待苏联,而没有看到其理性谨慎的更多一面,这使得作者对于苏联的认知不仅远逊于乔治.凯南,也不如以赛亚.伯林。
评分清明时节把书读 。暴民代表了各个阶级的多余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