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用小说体写作,集真实性、历史性与理论性为一体的社会人类学学术专著,包含著作者的亲身经历和家族历史,是中国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作者述说了两个家族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经济背景下,面对新的商业社会,如何调整适应以求新的发展,或因不能适应而衰落,再现了当年中国农村生活的情景及经济变迁的断面。书中的故事写人物,活动的年代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三十多年,场景主要是福建闽江中游的农村,舞台是从农业到商业,从经济到文化乃至政治。作者透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叙述,从微观到宏观,超越了一个家族、一个地区的范畴,赋予其社会学上的普遍意义。本书版本采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这是我近些日子来读得最顺畅的一本书,和《万历十五年》一样,是由国人由英文撰写而后翻译回来的。 看完这本和万历十五年,才发现要做哪一方面学问必须从中彻底脱离出去,这样才能写出好的·客观的东西。这也就解释了这样的一种怪现象-很多人跑去国外来研究中国画,以前...
评分 评分这是我近些日子来读得最顺畅的一本书,和《万历十五年》一样,是由国人由英文撰写而后翻译回来的。 看完这本和万历十五年,才发现要做哪一方面学问必须从中彻底脱离出去,这样才能写出好的·客观的东西。这也就解释了这样的一种怪现象-很多人跑去国外来研究中国画,以前...
评分 评分1.林耀华简介 林耀华先生于1910年3月出生于福建古田县,成长于闽东乡村,习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1928年北上求学,“抱着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主旨”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研读社会学,师从吴文藻,研究社会、服务社会。在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执教两年之后,先生远涉重洋,在哈佛大...
像在玩太阁立志传。。。。/我想转行人类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作者论及了个人、家族、帝国各层次的命运,然而他的视点始终是其中人的往来,这很温暖。整本书的基调都呈现在了最后的那句“把种子埋入土里”中,让人觉得有力量。...和《两户人家》有些像,但故事讲得更美,理也讲得更到位清晰。
评分中大同学介绍的
评分真有趣的小书
评分特别的、颇有魅力的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