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最初从父受教,既长又师从格雷夫斯、韦克菲尔德等人。1784年,进入牛津大学耶稣学院,1788年获得文科学士学位。1791年获得剑桥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805年,开始担任东印度学院的历史和经济学教授,直至去世。著有《人口原理》、《地租的性质与发展》、《有关东印度学院的演说,用事实驳斥近年来在所有法庭上对它的指责》、《政治经济学》、《价值的尺度》、《政治经济定义》等作品,其中以《人口原理》最负盛名,一经初版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影响。
《人口原理》从两个不变法则出发: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论证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人口自然法则要求二者保持平衡,因此,必然发生强大的妨碍,阻止人口的增加,这种妨碍就是贫穷与罪恶。此外,对于人口增加的妨碍,马尔萨斯又举出了道德抑制,即无力赡养自己的子女者不要结婚或者晚婚,而在未婚前要保持贞洁。
《人口原理》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它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
评分这边是很久以前的书吧,估计那时避孕工具很少,作者没想到对情欲有着不变需求的人们可以在满足情欲的时候不用搞出副产品——孩子。这是老龄化问题来临了。 可以当作历史书来看,看看当时的中国在一个西方人眼中的形象。
评分马尔萨斯提出,“人口的几何级数增长总是会超过生活资料供给的算术比率的增长”是一个基本的自然法则。这一自然法则是造成失业、贫困和灾难的内在根本原因。由于存在这样的内在自然法则,人类社会就需要通过私有产权制度来保证获得生活资料的权利,并激励劳动者的勤劳努力;同...
评分《人口原理》是马尔萨斯的早期著作,但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1797年,父亲把英国政治哲学家葛德文的名著《研究者:教育、习俗及文艺的评论》介绍给32岁的马尔萨斯,但父子对此书理解不一。辩论时,马尔萨斯“最早提出了他的理论”——富有戏剧的结果是,这就是本书的源起...
评分马尔萨斯的观点真是与我完全一致!我在看本书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通过父亲了解到这本书,一口气便读完了,马尔萨斯使我基础的思想得到了提升。有些人就是多余的,既然他是多余的,他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那他的后代也会变的贫穷,我们国家的经济最好不要用在扶贫上,贫...
有些过时的东西在里面,但还是值得一读的。
评分没看完,看不下去,觉得中间逻辑性很差,而且花大段内容讲很哲学的东西……而且对于中国部分的看法我并不同意。
评分虽然到处都充满着思想的火花,可是在现在的社会里,很多观点明显已经被证明为假了。。。
评分话说陕西师范出版社的发现了好几个错别字啊。200多年前的思想放到今天仍然闪耀着光辉。
评分综上所述,就是少生孩子多种地,计划生育棒棒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