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并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1998年病情转为尿毒症,终止透析。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史铁生
出品人:
页数:45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9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65448
丛书系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
图书标签:
  • 史铁生 
  • 小说 
  • 中国文学 
  • 当代文学 
  • 散文和随笔 
  • 中国 
  • 散文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命若琴弦》主要内容: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生命的声音,在轻轻地飞扬……他只好再全力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还剩下几根,还只剩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还有呢?突然间心里一阵空,空得深重。就只为了这些?还有什么?他朦胧中所盼望的东西似乎比这要多得多。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最近在王小波的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无中生有。遂合上书思考:这无中生“有”或许是作家无意识塑造的艺术对象,却在无形之中闯入读者心灵之域的某种突如其来之物。 很早以前读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就有类似的感受。 如...  

评分

评分

最早读史铁生的文章是在初中时,语文读本上的一篇,节选自《我与地坛》。当时深深理解着他病中的暴戾,他推倒那洋洋熠熠的满盆菊花,恶言恶语对着自己的母亲——这些很惭愧的事我也做过。于是我全心喜欢他了。 称“物以类聚,人一群分”,彻底一点分析,那就是史铁生是一个自...  

评分

“无所谓从哪来,到哪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喜欢这句话,这样朴实的话语,反而能表明人生。 因为失去的那个人去读《命若琴弦》,其实并不喜欢史铁生这般朴实的文字,我更喜欢那些哀伤的、忧愁的话语。静心读完这本书,才渐渐有了感触。在作者的文字中,渗透着对身体残缺的遗...

评分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这是《命若琴弦》的开头,也是结尾   史铁生的书里总是很多关于命运,生,生命的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史铁生是我最喜欢的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之一

评分

晚上只看了这篇小说,史铁生其实就是那个倔强老瞎子,不过他把那张药方给所有的读者看。

评分

不是八百根儿,也不是一千根,我和你师爷都记错了,是一千两百根儿...

评分

挑着看,没看全。这集子一看就没怎么精选,好的次的全堆一块儿了。而且史铁生不太适合写小说,太被自己的经历限制了,来来回回就是生老病死这几个主题,散文里的深切玄思到了小说就显得散漫抽象,故事和人物都很弱。不过有两篇还挺好的:散文化的《奶奶的星星》,以及将哲思提炼设计得恰到好处的《命若琴弦》。

评分

药方是假,却让老瞎子的一生那么地真过。 希望、目标、爱情、信仰……凡此种种,其实莫不也都是虚设?却又非得要有,非得让自己去信。因为我们要活下去。要快乐不虚无地活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