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安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系主任,北京大学莫里斯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官员的激励与行为、产业组织、经济转型与发展。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究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与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在改革三十年中所经历的变革和转型过程。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间,华夏大地上演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变迁,世人称之为“中国奇迹” 。中国发展的历史记录、经验不同于西方国家,鉴于此,现有西方经济学理论就不能完整地解释中国发展。
以委托-代理关系这一古老的视觉出发,书写这一关系在中国不同阶段的生命形态,这一关系决定了激励制度的设计,书中所说-行政发包、行政分权、政治锦标赛。 这一个关系是活的,近些年来对这一个关系的治理逐渐从直觉化思维转变成结构化思维。对泱泱大国的治理,必然面临委托-代...
评分高度集中苏联模式与中国传统属地化行政发包体制内在冲突,如果严格执行苏联模式,等于是用中国人最不擅长管理方式与手段去推动一个越来越复杂和严密经济体系。30年国民经济6%增长,但人均工资水平基本未变,人均住房面积甚至下降,基本消费品高度短缺。八二宪法,四级立法体制-...
评分周黎安的《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所涉及领域颇广,已经从公共行政领域扩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给寻觅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主要动因和中国特有的政治行政体制所产生的作用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30年的高速...
评分非常喜欢这本书,最近连续一周时间我都一直在看。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好的解释中国30年来经济政治发展的著作了。作者提到的概念:如晋升锦标赛、行政发包制、财政包干等,很好解释了很多中国发展中的问题,都很令人信服。 这无疑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行政体制、政企关系...
评分之前看过论文
评分想法极好。比如,我们知道官员的升迁很大程度上取决与GDP的增长率。一个问题是,不同地区基础条件不一样,一个基础好的的地区和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当然前者官员的GDP增长更快,这不公平,所以,一般是和前任的GDP增长向比较。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让官员在不同地区调动,你在基础好的地区和基础不好的地区都呆过的话,GDP增长率就容易比较了。而且这样的调动有个好处,就是防治官员之间互相拆台,比如广东各个市长之间为了升迁,可能故意去破坏对方的一些措施和政策,但是如果,你有可能调动到另外一个市任市长的话,你就不会去拆对方的台,因为拆他的台也是拆你自己的台。这些都是博弈论的应用。这本书的长处在于,作者收集了大量官员背景和升迁数据,从而能够做实证分析。
评分作者是青木昌彦的学生,由于是2008年写的书,所以引用的材料现在看起来相对较早,但总体而言写的很精彩
评分瑕不掩瑜
评分作者的分析既能解释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同时又能解释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产生的诸多问题,确实比其他著作更高一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