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Dionysios Stathakopoulos):历史学家,曾执教于维也纳大学和中欧大学,现任职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希腊史研究中心,专事拜占庭历史研究工作。著有多部作品:《晚期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的饥荒与瘟疫》(Famine and Pestilence in the Late Roman and early Byzantine Empire,2004);《400~1453年拜占庭的物质文化与福祉》[Material Culture and Well-Being in Byzantium(400~1453)]。
如果不了解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历史,你就无法清晰读懂整部世界历史。
煌煌一千年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拜占庭帝国饱经沧桑,历尽兴衰。从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宣布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到公元1453年这座城市被土耳其攻陷,拜占庭帝国的统治长达1100年,这也使它一度成为当时文学、艺术、法律以及学术的繁荣“世界中心”。拜占庭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关于征服、创建、兴盛与衰亡的帝国变迁史,还是一段精彩纷呈的魅力文化之旅。
拜占庭帝国在浩长的历史烟云中浮浮沉沉,将君士坦丁堡的辉煌与精致融进古铜色的雕塑,它曾在强盛时傲视群雄,屹立于欧洲之东;也曾饱受瘟疫与战争的摧残,最终在炮火中沦陷,却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文化印迹和遗风余韵。
狄奥尼修斯·史塔克普洛斯不落窠臼,打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将拜占庭帝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显著特征进行了通俗解读。前8章通过描述每一时期的主要事件与人物,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政治更迭与领土变迁,探讨了帝国的经济基础以及文化创造,第9章则讲述了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的尾声。拜占庭帝国的千年历史既充满波折变化,又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无论是对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日中天的罗马帝国达到自己巅峰时刻之时,谁也没有想到,它也同时开启了自己的一路衰亡之旅。其后,西罗马帝国成为了历史名词;同期,在亚平宁半岛的东边,另一个自称为“罗马人国家”的帝国开始兴起。这个把首都定在了君士坦丁堡(如今被称为伊斯坦布尔)的大帝国,在历史学...
评分15世纪的拜占庭,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很难称之为帝国,昔日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却逐渐失去了对大片领土的控制,一度望不到尽头的广袤疆域日渐萎缩,最终退回到了君士坦丁堡。帝国晚期的君士坦丁堡被茨威格称作“一个没有躯体的脑袋,一个没有国土的首都”。然而,覆巢之下,这块“...
历经千年,东西交融,
评分东罗历史的入门作品 有一切入门级作品共同的优点和缺点
评分一段由金色串起来的故事,承载了一片土地上的事物变换,也见证了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起落。
评分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名、地名,宗教概念等加上直线性的叙述方式,实在没能坚持下去
评分书的脉络很清晰,每章一半文字在叙述历史事件,剩余篇幅就在讲社会背景及大环境。翻译的话我觉得也是几本讲拜占庭的书里比较好的,就是图比较少,不过用来长知识已经很完美的一本书,很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