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1936-2014),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因其一系列以新斯科舍省布雷顿角为背景的小说闻名,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17种语言。著有短篇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1976)《当鸟儿带来太阳》(1986)和获得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没什么大不了的》(1999)。其中,《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自出版以来,已经成为英语文学口碑极高的经典作品。
麦克劳德自小在布雷顿角长大,在加拿大圣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温莎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多年,但每年夏天都会回到布雷顿角写作。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的小说既充满地域色彩,又传递了深沉而普世的情感。
《当鸟儿带来太阳》是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于1986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主要人物仍然是布雷顿海角那些与自己注定的命运抗争的男男女女。这七个如挽歌般哀伤的故事,有的充满不详的宿命论的味道,有的如哥特小说一般浓厚郁烈。
《冬天的狗》中,叙述者的祖先救下一只濒死的狗,多年之后却被其后代意外咬死,这只灰色的死亡之犬成了家人预知亲属死亡的一种凶兆,但也成为家族记忆中*坚固的一环;《幻象》一篇中,父亲和叔叔去纽芬兰岛拜访陌生的外祖父外祖母,无意中撞见他们有灵视能力的外祖父不幸的爱情传说。多年后,在诺曼底战役中身处险境的父亲突然被他真正的外祖母庇护,而他一生的悲剧也即将拉开序幕;《夏日将尽》中,世代从事矿工的男人已经将危险和孤独刻入他的身体和性情;《来年春天》中,沉迷于牛种改良的“我”在经历一整年的辛劳和期望之后,对自然的欲望法则有了朦胧的认知……
荒凉岛屿上与艰辛为伴的矿工、渔民、农民,他们的失落和痛苦源于他们知道自己是族人中最后为那种营生奔波的人,他们的后代尽管充满留恋,但仍会义无反顾离开,加入那遥远未知的世界。但高地祖先炽热的幽灵、一代代人深藏的秘密,却经由传说、记忆、盖尔语歌谣的传递,带着海风的苦涩,抵达当下。
不同于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另一本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当鸟儿带来太阳》中收录的短篇小说褪去了之前的冷峻,更显平和。仍然是那个海风凛冽蓝白分明的布雷顿角,故事在虚虚实实之间跳跃穿梭,却将一切都定格为苦痛与释然。 “所有的家人,犹如舞台造型一般,静止...
评分不同于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另一本小说集《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当鸟儿带来太阳》中收录的短篇小说褪去了之前的冷峻,更显平和。仍然是那个海风凛冽蓝白分明的布雷顿角,故事在虚虚实实之间跳跃穿梭,却将一切都定格为苦痛与释然。 “所有的家人,犹如舞台造型一般,静止...
评分自威廉·福克纳以来,小说家们似乎愈发专注于“地域写作”,将他们各自的约克纳帕塔法作为整个世界的试验场,磨砺情感与人性,而非试图描摹宏大的世界本身。马尔克斯有他的马孔多,布恩迪亚家族所在地;莫言有他的高密东北乡,那里的余占鳌们最英雄好汉,也最土匪王八蛋;苏童...
评分《夏日将尽》 我们把树苗拔出来,像带着纪念品和吉祥物一般,带到非洲,就像我们苏格兰高地上的祖先,几个世纪以来,他们身携粗糙的皮质徽章与欧洲越橘,走向全世界的战场。有了这些陪伴身旁,也许是为了在与死亡无限接近的那一刻,可以感到家乡近在咫尺,便能深切地体会到自己...
一类我不太感冒的好作家
评分麦克劳德第二本短篇集。翻译比较接近麦克劳德的语言质地。麦克劳德一如既往地从本地汲取并提炼经验,语调稳定。没有读第一本《海风中失落的血之馈赠》时的新鲜感了。不过,略显单调,小说里的经验、对世界的理解的广度深度让位给了抒情的雕琢。
评分几个短篇都比上一本《海风中失落的馈赠》更好。相比上一本的粗粝,这一本更细腻有温情,无论是写狗的两篇,还是写两位老祖父年轻时情事的两篇,尤其是《曲近完美》,伴随着盖尔语的情歌,有荡气回肠之感(封面内折页上内容介绍张冠李戴了,《冬天的狗》不是讲大灰犬,和书名同题那篇才是)
评分读《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已经是好几年前了,只记得写得好,却忘了写的是什么。这次读这本,那些感觉又回来了。看这本看得想去布雷顿角岛,想在凛冽的海风里更加感受到自己身体如动物般发出的温热气息。这本里最爱《夏日将尽》和《来年春天》。
评分7分 非常幸运地发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评论的。总体而言,依旧是布雷顿海角的一系列故事,不再是陈以侃翻译,译笔却依旧晓畅,没有翻译文学的隔阂感。小说整体的阅读感受不如《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很多篇目力量感不足,情节上略微重复的点比较多,一口气读下来略微有些疲惫。比较戳中我的是第一篇《万物皆有定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