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惑者日記

誘惑者日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索倫•剋爾凱郭爾

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

丹麥哲學傢,詩人,基督教神學傢,“存在主義哲學之父”,後現代主義先驅。他可謂19世紀最具創造力的哲學傢之一,但其觀點又處於主流思潮之外,生性浪漫憂鬱,是哲學史上偏居一隅的人物。齣生於哥本哈根富裕牧師傢庭的他,從小體弱,略有畸形,27歲時與心上人訂婚又悔婚,至死單身。剋爾凱郭爾終身隱居哥本哈根,專事創作並署以不同筆名。著有《恐懼與顫栗》《非此即彼》《緻死的疾病》《愛的作為》《哲學片斷》等,涉及宗教、哲學、倫理學、心理學等,範圍甚廣,兼具思辨性與文學性。

陳嶽辰

現任專業口筆譯者、大學兼任講師,譯作有《誘惑者日記》《死亡之門》《非理性時代:天使微積分》《原罪》等。

出版者:雅眾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作者:[丹麥]索倫•剋爾凱郭爾
出品人:雅眾文化
頁數:200
译者:陳嶽辰
出版時間:2020-12
價格:46.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1319491
叢書系列:剋爾凱郭爾“婚戀三書”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愛隻存在於自由之中。”

一部探討“愛與誘惑”的哲學——如何以誘惑保持愛之不竭?

“存在主義之父” 剋爾凱郭爾經典著作,實驗性十足的虛構小說,采日記及書信體,基於剋氏親身經曆而作,亦是對他自身經曆的辯白。近兩個世紀之後,它仍是針對“愛”的剖析之作,一部對“愛”這一母題探討得極為深刻的經典。

【內容簡介】

本子攤開著,紙張上文字親昵,我難抑內心悸動,翻開瞭他的日記……

他是高明的誘惑者,誘惑手段異於常人。他絕頂聰明、不落俗套,在實施過程中十分剋製。他知道如何引誘,卻又不淪為狹隘地占有;達到關係的頂點,卻在那一刻毫無預兆地抽身離去。他從未說過愛,也不對兩人關係做齣任何宣示,這關係始終徒有象徵,欠缺實質。他追求理想、純粹、高尚的愛,美的永恒。他說:“我追求的,是兩人真正為對方存在的永恒瞬間。”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先继续阐述下读书这个问题。 以下这些事情都归于私密类——诗意而纠缠的心灵,怜悯,悲伤,和对你的欢喜,再一个,就是读书了。 只跟写书人,书中人,对话交缠。除此之外,彼此当哑巴,若会心,一笑而已。若厌弃,万万别争别吵别暴打,我都搞不赢。你举牌,我认输。我愿意落荒...  

評分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愛シャッフル 摘自KIERKEGAARD——《婚姻的美好出路》 1. 我希望从婚姻所陷入的地狱中拯救婚姻。 2. 婚姻中要不断地复苏初恋时的情感,但不只是靠回忆。 3. 警告勾引者,警告众人来反对你。 4. 很少有人能够获得值得称颂的婚姻;爱的继续必定要克服...  

評分

一份如何从精神上入侵和引诱女性的详细方法论。 正如同作者所认为的,男性的渴望本身就具有诱惑的效果,但主角所做的远不止此,约翰尼斯带着充分的私欲和对人性以及女性心理细微又全面的把握近乎是玩弄着考狄利娅的精神和激情世界。然而,作为诱惑者的约翰尼斯又何尝不是被诱惑...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個唐璜式的人物,閱讀可以帶來共情,但共情能力早已不是我的需求。霍尼稱為施虐者,怎樣投入“吸引和拒絕、誘人和失望、抬高和貶低”的遊戲中。“他的敏感性僅限於這個遊戲的需要,他不關心這意味著什麼。看似有意識的把控和算計,在實際情況中更多是無意識的。” 剋對這樣人物的著迷讓我不解,在剋的書寫裏,他是在遵從“和審美的約定”,誘惑對象的特質並不重要。什麼意思,“一種獨立於對象的愛的,被愛的純粹形式所驅動的愛的輪廓。” 齊澤剋用瞭康德的話來解釋就清楚瞭一些,但同時也覺得這種立場是古怪的。很高興齊沒有像霍尼那樣給剋留下任何颱階,“剋欺騙瞭我們:試圖嚮我們兜售本真的,睏難的愛的行為,實際上卻是對本真之愛的努力的逃避。對死去鄰人的愛輕而易舉:它沉浸在自身的完善之中,對它的對象漠不關心……”

评分

思考愛,思考美,思考女性,思考情愛,思考那些輾轉麯摺的扭麯以及純淨的正直!

评分

好不容易找到的書…看得我想嘔吐,意淫的話實在太多,文字如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能騙到女主隻能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評論還說這是pua始祖,你們到底懂不懂什麼叫pua?pua可以理解為騙炮,pua中極少數人的玩法“五步”纔是玩弄人心。硬要把這個自大狂和五步搭邊,我們可以勉強叫他一聲“詩人”,但他的技術實在是濫,跟蹤變態偷窺偏執狂更適閤形容他。這位哲學傢(筆下人物是他人格的一部分)是不把女人當人看的,他的作為讓我想到《大時代》裏的丁蟹。遇到這種垃圾人諸位一定要盡快遠離,或者叫來士兵把它亂棍打死,好讓他在夢裏增益其所不能。

评分

我的心啊,哇涼哇涼的。•́ωก̀

评分

一個唐璜式的人物,閱讀可以帶來共情,但共情能力早已不是我的需求。霍尼稱為施虐者,怎樣投入“吸引和拒絕、誘人和失望、抬高和貶低”的遊戲中。“他的敏感性僅限於這個遊戲的需要,他不關心這意味著什麼。看似有意識的把控和算計,在實際情況中更多是無意識的。” 剋對這樣人物的著迷讓我不解,在剋的書寫裏,他是在遵從“和審美的約定”,誘惑對象的特質並不重要。什麼意思,“一種獨立於對象的愛的,被愛的純粹形式所驅動的愛的輪廓。” 齊澤剋用瞭康德的話來解釋就清楚瞭一些,但同時也覺得這種立場是古怪的。很高興齊沒有像霍尼那樣給剋留下任何颱階,“剋欺騙瞭我們:試圖嚮我們兜售本真的,睏難的愛的行為,實際上卻是對本真之愛的努力的逃避。對死去鄰人的愛輕而易舉:它沉浸在自身的完善之中,對它的對象漠不關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