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六月號:邱妙津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邱妙津 INK 颱灣 印刻文學生活誌 雜誌 雜誌 文學 已藏
發表於2025-02-03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六月號:邱妙津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讀瞭邱妙津的早期習作和舞颱劇本《假麵偶》,發現她的寫作內容幾乎逃不過性別議題,愛與死亡這三個主題。還有大概每篇作品裡都能看到她自己的影子,真是把自己碾碎進作品裡的作傢啊。雖然26歲就離世瞭,留下的作品不算多,但還是能看齣過人的寫作天賦和社會洞察力。昨天重讀日記最後一個月看到一句話:「剛強來自內在,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 共勉。日記真是值得反覆閱讀的好作品,貼近內心,更真實也更深邃。
評分假麵偶寫得真不錯,有想演的衝動。(嗯讀的時候假想X是蔡燦得演~呃~)創作構想也很喜歡。紀念文字裏P093說“用自己的死亡作為一種藝術創作…”這個說得略過分。張娟芬的葬兔其實幾有意思但最後又沒什麼特彆的結論。周芬伶的文章偏寫作風格分析(參考賴香吟那期與賴的對話覺得周對文字的理解偏情感/初衷)。賴香吟那篇在《其後》中讀過,再讀覺得是一個過程,包括她收到邱的日記到齣版,其實也是她自身的一個心理治療過程;讀《其後》真的很感動於她的成長和自治,《其後》即便完成也並非意味著完全治愈。公路電影專題也喜歡。
評分半個月走遍瞭能找到的颱灣二手書店都沒有買到 迴來淘寶現貨七十塊送到傢
評分半個月走遍瞭能找到的颱灣二手書店都沒有買到 迴來淘寶現貨七十塊送到傢
評分購於淘寶。《假麵偶》很有啓發性。
灼熱
「我對我的生命意義是真正誠實與負責的,儘管我的肉體死瞭,形式的生命結束瞭,但是我並不覺得我的靈魂就因此被消滅,無形的生命就因此而終止。」
十年後,讀《濛馬特遺書》、讀邱妙津死前一個月的日記,依然感到一股灼熱,存留於文字底層的熱度,讓漸入中年、心層層冰封的自己,對比齣反差,而被灼燙瞭。那是十年前感受不到的,那時甚且因著內心同等的暴亂,無法靜心進入文本,彷彿一不小心便要被捲入一場心靈風暴。那年她二十六歲,距發錶第一篇作品也不過七年時間,從〈臨界點〉到《濛馬特遺書》,其語言、思想與書寫技術的成熟與躍升近乎飛行,隻因為「如果不是全然的『獻身』,就什麼也沒有」。
如今,還有多少人是以此等獻祭的心情對待寫作?還有多少人能說「我必須先成為一個作傢之後,纔可能成為別的,我要把我的這一生奉獻給文學」。她的人生很短,或也因此得以貫徹理念不緻鬆潰。
看她〈臨界點〉前一年的十則習作,一種思辯、內省、顛覆並不時透露暴虐質素的文體在逐漸成形,許多線索毫不浪費地在往後被利用、發展,建構齣她文學王國裡的重要圖像。如果短短七八年可以進步如斯,那麼再十年呢?這些圖像會是什麼模樣?劇作《假麵偶》所透露的,則是其他文體的嘗試,情愛想像的翻轉與辯證,是邱一貫的關心。最有趣的當屬創作構想,一兩張條理清晰的摘要,顯露齣邱妙津創作過程中極度理性分析的性格,足以破除一般人視創作為神魂迷亂的想像。
認真想來,讀邱妙津最不可思議處,或在明明是那麼私密的書寫,卻能引起廣大共鳴,讀《鱷魚手記》,不自覺喚醒自身的大學生活,架設起對照排比的參考座標,好衡量對照彼此的苦痛;《濛馬特遺書》則連那些參考座標都不需要瞭,垂墜般深深潛進痛苦裡,辯證著愛與死的意義,直截拍擊著讀者內心裡最軟弱的角落,教人泫然。
專輯之外,「映像館」特別推齣「在路上」小輯,從公路電影的興起、發展、精神與代錶的導演、作品進行完整搜羅引介。上路是因為心靈生瞭病,路上纔有我們的救贖;可漫長的飄流之路,卻又總是危機四伏。駱以軍最新小說〈夏日煙雲〉也說的是一種飄浪的無根心境,在現實、迴憶與虛構間穿梭迷亂,虛實真幻,原本並存於我們的生活與生命之中。
第一捲第十期(六月號)目次
【編輯室報告】灼熱 張清誌
【劇照的聯想】再迴外公傢 硃天文
【瞬間的形成】質感探索(一) 羅智成
【淡水導覽】淡水教堂 餘素君
【颱北生活】原點 蔡淑玲
【短波】見經理和送毒粥 黃燦然
【隻要黑白】給個角度 馮光遠
【專輯:完成與未完成的生命寫作 邱妙津】
一九九五年六月日記 邱妙津
如果要活著我就會活得比任何一個人都堅強、豐厚、有力量、勇敢。
如果必須死,我也要死得比任何人都自由、都歡樂、都乾脆、都意識清明。
生與死都是基於同一種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的信念與價值。如果為瞭在我對生命的那份信仰或理想而死,不願活在一個我所不願意的人生及生命裡而死,儘管早夭,儘管犧牲瞭我更多的纔華與美麗,然而之於我還是值得的,起碼捍衛瞭我所要的美麗生命及尊嚴,死也是在愛生。
早期習作十則 邱妙津
假麵偶 邱妙津
創作構想 邱妙津
簡歷 邱妙津
作品簡介 邱妙津
邱妙津的死亡行動美學與書寫…… 周芬伶
生命與愛情的極緻──再讀《濛馬特遺書》 王丹
葬兔 張娟芬
十年前後 賴香吟
【國際文壇】等待野獸投票之際 阿瑪杜‧庫忽瑪(Ahmadou Kourouma)/文、林力雲/譯
【經濟學的故事】SARS和中華文化──再論文化的經濟觀察 熊秉元
【飛行颱灣人】人類和他的神祇 鬍晴舫
【文學原鄉】傢在鳳山,錦連 蔡依伶
【過日子】市集 丘彥明
【映像館】在路上——我們的病與希望
星條旗下的蛋──公路電影的歷史
嚮虛無挑戰——公路電影精神
荒涼的浮標——公路電影符號
最公路的錶達:《逍遙騎士》(Easy Rider)
公路生物──公路電影代錶導演
機械時代的堂吉軻德——公路電影經典形象
非一般旅程──十五段最好的公路電影
【散文】逐花的人 瀋花末
【超新星】瓶中的二野指戰員 滕天賜
【Mortorcycle-Gossip.com】
And words are all I have... 楊佳嫻
思慕微微 伊格言
【印刻書房:聚書脞談錄】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耿濟之與三○年代作傢 吳興文
【CEO生命閱讀】紫蝶振翅,生命無限躍昇──專訪明基亞太東南亞區總經理姚鴻州 田運良、林瑩華/採訪 蘇惠昭/文
【六月小說】夏日煙雲 駱以軍
【國際文壇動態】德國三大詩人聚會等六則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印刻文學生活誌》2005.六月號:邱妙津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