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詹姆斯‧苏兹曼(James Suzman)
国际知名人类学家,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1970年出生于南非,在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人类学学位时,带着满腔的冒险精神离开校园,去往非洲南部博茨瓦纳的喀拉哈里沙漠,成为布须曼部落发展计划的志愿者。在攻读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再次返回布须曼族群开始人类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创作出代表作《原始富足:消失的布须曼人》。
苏兹曼目前担任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他曾获得剑桥大学“英联邦史末资非洲研究奖学金”,并于2013年建立了智库“人类”(Anthropos),致力于运用人类学研究成果解决当代社会和经济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95%的时间里,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将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古箴言说,“人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却将生活过成了“泪流满面”的样子。人类从何时开始工作的?人与工作的关系发生过哪些改变?人被当作生产力工具投入经济增长,又是怎样形成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苏兹曼绘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简史。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类未来,挑战了关于工作变革与人类进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设。他融合了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表明虽然我们费尽心力通过工作寻找快乐的意义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过上了工作时长远少于现在但是足够充裕且闲暇的生活。当代社会将人物化为工具,鼓励持续工作以满足经济的无限增长,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经济学的引导。人们担忧资源稀缺,因而勤奋工作变得重要,人也变得越来越忙碌。
苏兹曼认为,自动化技术的到来使我们再次处于历史上一个相似的变革时期。如果机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该做些什么才能更有价值。他认为自动化有可能彻底改变人与工作的关系,他并不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种激进的观点,而是希望我们能够以“富足的原始社会祖先为借鉴,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义。这种从工具人思维向“Human Being”的转化,才是他写作本书更真切的建议。
本书更恰当的书名应该叫“工作简史”,并非是从多种维度讨论工作之于人的意义,而是顺着人类文明的时间线索,探讨人与工作的基本关系。 结合书的内容谈一些观点:人与工作的关系是表象,背后其实体现着三大关系,这三大关系的演进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社群的组织方式...
评分1,本书可与吴军的全球科技简史一起看。 地球生物史的两个维度:能量维度,即根据生物体获取能量的能力去描述,最早的能量来源是地热,然后是阳光、氧气以及其他生物体的肉;进化维度,即地球生命进化的方向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能量消耗越来越多以及在物理学意义上做功越来越...
评分我们总是在讨论工作:自己的工作,他人的工作;我们也总是在讨论工作的意义,尤其是在每一次关于内卷,996,过劳死,零工经济的新闻浪潮中。每一个讨论都落入某种程序与内容的范式:工作是痛苦的,但我们不得不工作;工作是幸福的,没有工作就没法生活。我们熟稔地引用市场经济...
评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有记者在乡下看到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孩,问他:“你活着最想做什么?”答:“放羊。”那羊儿养大了后干什么?“卖钱。”卖得的钱又做什么?“娶媳妇。”娶了媳妇之后呢?“生娃。”生了娃又做什么?“放羊。” 这有时被用来嘲讽乡野之地的淳朴或愚昧(取...
评分一 为什么经济制度不合理? 经济学理论的前提是资源稀缺性,即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限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体制是我们为满足欲望分配稀缺资源建立的体系。 凯恩斯认为人的欲望分为两种,绝对需求和相对需求。绝对需求是一个生命生存的基础,例如食物,衣服,住房,很好满足,且...
“欲望很容易得到满足,要么增加生产,要么减少欲望。”对应时下流行的话,就是要么内卷,要么躺平。但有多少人能阻挡时代的洪流啊。资本主义的机器运转起来,劳动变得异化了,人变成了劳动力,而不是劳动的目的了。工作至上金钱至上,超乎了一切。
评分还是英文标题比较恰当,更多讲述的是工作的历史,但是,可以增进对工作意义的整体的思考。
评分怎么说呢,序和结语比正文更能看得进去
评分秃
评分全书主旨: 1、工作没意义,只是一种社会契约的基础。作为社会性动物,不工作会难受。 2、作者认为稀缺性假设是人们追求经济增长和努力工作的前提,而稀缺性假设是农业社会带来的“后遗症”。所以作者认为当前和未来社会其实已经不存在这种稀缺性了。 3、作者对当前社会的现状十分不难,进行了讽刺:比如,搞行政的往往比专业技术人员赚钱多,世界各地都如此。认为政府干的事情就是尽力显得忙忙叨叨,和有活可干,然后官僚机构会越来越臃肿。比如1%的人口掌握了全球45%的财富。 4、作者暗示马克思什么的共同富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富人不会愿意不掌握本可以掌握的大多数财富。 5、对人工智能对于未来社会就业带来的冲击持悲观态度。 5、人们要减少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