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

文學批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 關於作者

約瑟夫•諾思,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現為耶魯大學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20至21世紀的英國文學、英語文學批評史等。本書為其代錶作,由哈佛大學齣版社齣版,推齣後備受關注。

——

▼ 關於譯者

張德旭,高校英語係教師,英美文學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學英文係博士,在中英文核心期刊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出版者:
作者:[美] 約瑟夫•諾思
出品人:南京大學齣版社·守望者
頁數:380
译者:張德旭
出版時間:2021-10-9
價格: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247507
叢書系列:守望者·鏡與燈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耶魯大學新銳學者 約瑟夫•諾思 犀利 之作!

★榮登2018年度剋裏斯蒂安•高斯奬短名單。喬納森•卡勒 、布魯斯•羅賓斯贊譽推薦!

★勾勒 文學研究 史,聚焦 政治、文化 與學術、學科建設 的角力。

★無論學界內外,凡對文學與政治、文化、社會之關聯有興趣的,皆可閱讀。

————

▼ 內容介紹

聚焦 文學研究 學科史,以及 政治、文化與學科建設 的關聯。

百年學科史,一部政治與學術博弈的文化簡史,反思當下學科專業化。

本書是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耶魯大學助理教授約瑟夫•諾思的代錶作。他勾畫瞭文學研究作為一門學科,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的曆史輪廓,展示其如何從一種廣泛業餘的普遍批評,日益學術化、學科化的過程,並探討得與失。書中,他悉心梳理關鍵流派,如實用批評、新批評、文化研究等;分析代錶人物,如雷濛•威廉斯、伊格爾頓、詹明信、D.A.米勒……

————

▼ 學界推薦

弗朗西斯•馬爾赫恩,《新左派評論》

無論學界內外,隻要對今天的文學文化的政治一麵,有嚴肅實際興趣的人都應閱讀。

·

喬納森•卡勒 (批評傢,康奈爾大學英語與比較文學教授。)

這本書真的是一個瞭不起的成就,是我讀過的關於批評曆史的罕見的書。

·

《洛杉磯書評》

對英美世界的文學批評這一學術領域的大膽、生動、引人入勝的論述。

·

《新共和》

諾思的論述風格,是令人信服的清晰和自信。他讓我想起瞭早期學者——以大眾作為受眾的學者。

·

芮塔•菲爾斯基 (文學理論、文化研究等領域傑齣學者)

約瑟夫•諾思對批評史提齣瞭一個大膽、反直覺的觀點:轉嚮在文化曆史背景下閱讀文本,不是文學研究激進化的標誌,恰恰相反,這是一種後退。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人人都成为了一个发声者,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舆论化,碎片化的时代侵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互联网会发出褒贬不一的评价,引发一阵阵不同的话题。 而在此背景之下,从事文学批评,在众多的声音中坚定且如一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評分

本书又是一部相见恨晚的著作。许许多多我主修文学时的困惑这本书都给出了极好的答案,也让我真的知道了阿姆的文学研究课程设计有多上心,一门12周的小课硬是挤进了20世纪近乎所有的文学范式转换,我还要再拉踩一下英国的英语系,以新审美主义为掩护搞原教旨的新批评还魂,真的...  

評分

我在b站关注了一个博主叫杨宁,有一期视频主题叫《什么是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中,提到法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皮埃尔·马舍雷关于科学的文学批评的观点,传统的文学的文学批评都在强调文学作品是什么,而马舍雷认为科学的文学批评强调的是文学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而且还提出了...  

評分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人人都成为了一个发声者,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舆论化,碎片化的时代侵袭。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互联网会发出褒贬不一的评价,引发一阵阵不同的话题。 而在此背景之下,从事文学批评,在众多的声音中坚定且如一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評分

沿着瑞恰慈所开辟的唯物主义审美道路,整合批评、美学与左翼政治立场(唯物主义实践),成为“想获得介于真理与主体性之间的东西的人”。观点看似激进,实则非常中庸。通俗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文学研究者既要靠文学产业维持生计,又不能丢了自己文人的身份吧。 作者或许想说明,...  

用戶評價

评分

精彩。副標題“簡明政治史”指齣瞭批判路徑:當批評轉嚮學術,文化研究取代瞭文學研究,文學批評的乾預作用消失瞭,僅僅成為文化分析。這導緻瞭曆史主義/語境主義範式在上世紀後半葉的全麵勝利,遺忘它最先的唯物主義根基。

评分

作者對20世紀20年代以來的文學研究做瞭卓有成效的篩選與綜閤,主要集中在60~80年代。作者所勾勒的文學研究這門學科所隱含的基本假設結構的曆史圖解,與20世紀的Z治思想風潮緊密聯係在一起。作者呼應左yi“文化研究”的態度,反對艾略特式的錯綜復雜的專業性,反對艾略特式的學院派脫離現實的研究風格。這部作品強調瞭文學研究對現實的介入,這是Z翼一貫堅持的立場。文學怎樣解釋這個世界的Z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現象,這正是《文學批評:一部簡明Z治史》的意旨所在,它既是20世紀文學批評史的精闢描述,也是一部批評研究範式的銳利析論。但是,整部作品的論調似乎多少落入瞭意識形態的巢窠。文學研究的目的隻能作為思想意識的附屬物嗎?而文學理論又該怎樣有效地解釋文學和文化實踐呢?

评分

已購

评分

概述文學研究範式的沿革,以及“學術”與“批評”的聯係與分野,厘清瞭“新批評”對以瑞恰慈等人為代錶的文學批評的挪用和改造所造成的混淆。作者認為當下的文學批評從教育、影響、乾預時代和社會中全麵退場,不是什麼好事。作者齣版此書(2017?)以來,文學文本強烈返場並在性彆、種族、階級等問題上搖旗呐喊、衝鋒陷陣,我很想知道作者對此會有什麼看法。

评分

1、並不能苟同對威廉斯的批判,跟印象中的閱讀記憶齣入很大。從現有的引證來看,好像有點過度闡釋瞭。2、對唯物主義美學的呼喚,對審美教育功能的推崇,培養感受力來建構新主體,改變現實政治。需要讀阿多諾。(不過文學研究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不是已經參與到建構現實的過程中瞭。)3、當下文學研究的情動轉嚮,情感就是政治,政治就是情感。4、雖然對文學研究發展脈絡的再闡釋,並不能完全苟同,但確實能激發再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