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之争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24
圆明园防渗之争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鄱阳湖大坝修建正在经历与05年圆明园防渗工程类似的进程。一旦破坏式建设的惩罚成本低,就会有商人行使少数人利益,圆明园里可以租别墅、开游乐园。过去了十几年,原则到底是开发还是保护,我们还是没想清楚。环保是面向未来的一种事业,公众参与在其中极为重要,不一定要成为专家才能讲话,每天和这些草木、土地、动物、河流相处的我们这些多数的人基于经验的感知,或许是我们手里最好的武器。即使写的有点啰嗦,但真的值得一读,麻烦此类书 请一定要大火特火!
评分对时代的追忆给这本书带上光环,可那个时代真如回忆的样子吗?就算真如那个样子,就真的那么值得追忆吗?本书前半部分有客观调查,有主观思考,可说中规中矩。但后半部分开始,只有主观立场视角和评论,对于新闻纪实类文体来说,不算优秀。另外,整体文笔中庸,立意也无高远之处,能归为平庸之作。不过有太多事无法说透,不怪作者,有向深渊凝视之心,就算可嘉,可惜他没有。
评分作者是我中文系的师弟,举贤不避亲,大力推荐。对于新闻学科的研究者而言,这是一个完备的田野案例,告诉我们记者是如何做新闻的,各方力量又是如何博弈的,在成为政策法规的过程中,媒体人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难得,作者留下大量的材料,包括记录和照片,所以,我是从“后台”这个角度来读这本书的,进而,我觉得本书有学术研究的价值。
评分在新闻舆论的监督下,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完善了,新闻曾经很有力量
评分好书,公共政策、环境管理、文化遗产等领域都值得一读的优秀案例代表。
赵永新:笔名柏木钉、李晗冰等,《人民日报》高级记者。1970年生于山东,1992年曲阜师大中文系本科,1995南开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人民日报》工作至今。2007年之前主要从事环境报道,曾获评2005年“首届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称号;之后转为科技报道。著有《三代科学人》《科技创新热点辨析》。
2005年春,圆明园防渗事件被媒体曝光。这件事前后历时大半年,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极大地推动了《环保法》,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贯彻实施,堪称我国环保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圆明园湖底铺防渗膜,到底是环保,还是破坏环境?圆明园到底是要建成遗址公园,还是建成一个现代公园?本书全面、生动再现了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时隔十六年之后,当我们回望圆明园防渗这面镜子时,又能从中看到什么,得到怎样的启示?
作者有种特别珍贵的坦诚!面对第一个信源时就实话实说自己对相关领域的不了解,已经奠定了这本书最突出的风格:真实!这么多年后再回望这个事件,深感它对中国公民环保意识觉醒的重要意义。感谢留下这么多珍贵的第一手记录,尤其是公开讨论各方意见那部分,看得人激动不已,有...
评分2021,0503。 第一次知道圆明园 是在中学的英语课上 每个人要知道圆明园的英文怎么说(考纲的考点之一) 后面跟圆明园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去过北京几次 也没得空去看一眼 2005年 我12岁 对圆明园防渗事件没有很深的印象 翻开这本书才认识到 原来圆明园防渗这件事当年这么轰动 文...
评分 评分作者有种特别珍贵的坦诚!面对第一个信源时就实话实说自己对相关领域的不了解,已经奠定了这本书最突出的风格:真实!这么多年后再回望这个事件,深感它对中国公民环保意识觉醒的重要意义。感谢留下这么多珍贵的第一手记录,尤其是公开讨论各方意见那部分,看得人激动不已,有...
评分圆明园防渗之争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