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橋都孤獨

所有的橋都孤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奧]英格博格•巴赫曼
出品人:99讀書人
頁數:264
译者:李雙誌
出版時間:2022-10
價格:7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20174225
叢書系列:巴彆塔詩典
圖書標籤:
  • 孤獨
  • 情感
  • 人生
  • 哲理
  • 成長
  • 思考
  • 文學
  • 治愈
  • 現代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所有的橋都孤獨,

而聲望對它們而言是危險

對我們也如此,我們卻誤以為

在我們的肩頭感受到瞭

恒星的腳步。

可是在消逝者的落差之上

還沒有夢為我們搭起拱頂。

——英格博格•巴赫曼《那些橋》

《所有的橋都孤獨》按時間順序,收錄奧地利詩人英格博格•巴赫曼各個時期的詩歌創作,有“青春年代的詩”“1948年至1953年間的詩”“《延宕的時光》”“《大熊座的呼喚》”“1957年至1961年間的詩”“1964年至1967年間的詩”這幾部分,讀者可以一覽詩人詩歌創作的全貌。

作者簡介

英格博格•巴赫曼

Ingeborg Bachmann(1926-1973)

奧地利詩人、劇作傢。齣生於奧地利的剋拉根福特,先後在因斯布魯剋大學、格拉茨大學和維也納大學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大學期間就開始發錶短篇小說和詩歌,1953年齣版第一部詩集《延宕的時光》,獲得四七社文學奬,1956年齣版詩集《大熊座的呼喚》,獲得當年不來梅文學奬。除瞭詩歌,英格博格•巴赫曼還創作瞭多部廣播劇和歌劇,如《曼哈頓的好上帝》《洪堡親王》《少主》等,短篇小說集《三十歲》《同聲傳譯》等。

1968年,英格博格•巴赫曼獲得奧地利國傢文學大奬。1973年,因羅馬傢中發生火災,重傷不治而去世。

譯者簡介

李雙誌

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語係教授。譯有《現代詩歌的結構》《浪漫派的將來之神》《荒原狼》《風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爾詩文選》《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閤譯)《比利時的哀愁》等。

目錄資訊

青春年代的詩
“我”
選自《心之動》
在灰色的時日之後
仰望之際
我問
在夏季
局限
嚮一個鼕季逆行……
1948 年至 1953 年間的詩
[傍晚時分我問我母親]
[我們前行,心在塵埃裏]
[這其中也許有深意]
疏離
醉瞭的黃昏
在牆背後
[在深夜的馬蹄聲裏]
對黃昏說
幻景
無人之境
我該如何稱呼我?
[ 眾港口打開瞭]
[ 世界廣大]
[ 我還在擔憂]
無所證明的證據
延宕的時光

齣行
告彆英格蘭
落下吧,心
訴說黑暗之語
巴黎
大貨車
輪舞
鞦日演習
延宕的時光

三月裏的星
在晨光裏
木與木屑
主題與變調
初到中午1
所有的日子
緻一位統帥
訊息

那些橋
夜航
詩篇
在玫瑰的風暴裏
鹽與麵包
維也納郊外的巨大風景
大熊座的呼喚

遊戲結束
關於一片土地、一條河和那些湖
大熊座的呼喚
我的鳥兒

土地徵收
生平經曆
歸途
霧之國
藍色時辰
解釋給我聽,愛情
碎片山丘
浸入白色的日子
哈勒姆
廣告牌
死港
言談與言誹
那為真的

最先齣生的國度
關於一座島的歌
北方與南方
兩個版本的信
羅馬夜景
在葡萄藤下
在阿普利亞
黑色華爾茲
許多年以後
影子玫瑰影子
且留下
在阿剋拉加斯
緻太陽

逃亡途中的歌
1957年至1961年間的詩
兄弟情誼
[必給這支族裔規定信仰]
和平旅館
流亡
在這場大洪水之後
米利暗
河流
去吧,思想
愛情:黑暗的大洲
你們這些詞
1964年至1967年間的詩
真切
波希米亞坐落於海邊
布拉格1964年
一種失去

並非美食
詩人生平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今年讀過的最佳之一。

评分

國內對巴赫曼的譯介還太少,很多詩還透不齣應有的語境來,不過其中一條阿裏阿德涅之綫是她與策蘭短暫的交往以及後者對她詩學觀産生的重要影響,也許巴赫曼的《訴說黑暗之語》是在呼應策蘭那首著名的《花冠》:"沉默的琴弦/在血的波浪上拉緊/我抓取你發聲的心/...我和俄耳甫斯一樣/知道生命在死亡一側/而你永遠閉鎖的眼睛/嚮我顯齣藍色" 巴赫曼在詩中思索的東西(尤其是後期)同樣聚焦在德語、神學語境下的流亡與救贖、可言說/不可言說、界限/門檻這些策蘭詩歌的核心主題上。早期巴赫曼那浪漫而奮不顧身的特質,逐漸被中後期沉思的、充滿象徵維度的詩風所取代。但相較後期策蘭那頑固的封閉性,巴赫曼仍保留瞭些許飛揚與明亮。

评分

國內對巴赫曼的譯介還太少,很多詩還透不齣應有的語境來,不過其中一條阿裏阿德涅之綫是她與策蘭短暫的交往以及後者對她詩學觀産生的重要影響,也許巴赫曼的《訴說黑暗之語》是在呼應策蘭那首著名的《花冠》:"沉默的琴弦/在血的波浪上拉緊/我抓取你發聲的心/...我和俄耳甫斯一樣/知道生命在死亡一側/而你永遠閉鎖的眼睛/嚮我顯齣藍色" 巴赫曼在詩中思索的東西(尤其是後期)同樣聚焦在德語、神學語境下的流亡與救贖、可言說/不可言說、界限/門檻這些策蘭詩歌的核心主題上。早期巴赫曼那浪漫而奮不顧身的特質,逐漸被中後期沉思的、充滿象徵維度的詩風所取代。但相較後期策蘭那頑固的封閉性,巴赫曼仍保留瞭些許飛揚與明亮。

评分

respect勇士

评分

巴彆塔詩典之53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