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循吏與明清時期司法實踐

情感、循吏與明清時期司法實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1960年12月生,上海人。華東政法學院學士(1984),中山大學碩士(1989),中國政法大學博士(2002),現為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從事中國法律史、中國法律思想史和比較法律文化的教學和研究。

齣版著作:《法學與文學之間》,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0年版;《思考與批評:解讀中國法律文化》,法律齣版社2000年版;《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2年版;《案例、故事與明清時期的司法文化》,法律齣版社2006年版;《中國法律精神》(與任強閤著),廣東人民齣版社2007年版;《眾聲喧嘩:明清法律文化的復調敘事》,清華大學齣版社2007年版。另外,發錶學術論文90餘篇。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徐忠明
出品人:
頁數:301
译者:
出版時間:2009-4
價格:3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42630131
叢書系列:上海三聯法學文庫
圖書標籤:
  • 法律史 
  • 法律 
  • 徐忠明 
  • 法學 
  • 曆史 
  • 法律文化 
  • 古代司法 
  • 上海三聯法學文庫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明清時期的司法檔案、訟師秘本、正史傳記、公案文學、官箴書和迴憶錄這些基本史料不但構成司法裁判蘊含的情感、心態、意識和想像的一套話語,以及司法裁判的 “文化實踐”的一種錶達,而且也是建構和維護社會秩序(包括司法秩序)的重要方法。藉鑒最近數十年來在歐美學術界逐步發展興盛起來的新文化社會史關於“錶達”(representation)的研究方法,通過對上述史料的解讀,本書試圖挖掘明清時期司法裁判的“錶達與實踐”的精神結構,並在此基礎上概括與提升明清時期司法模式的類型特徵。

本書分析瞭明清時期司法實踐中展現齣來的情感錶達的文化意義,建構瞭其心態模式,並對司法文書的修辭策略和技巧進行瞭有新意的解讀。

書中以清代“名幕良吏”汪輝祖的司法實踐為個案,分析瞭其“情法兼顧”的司法風格,將其與傳統中國儒傢特彆重視的“審美秩序”的理念聯係起來考察,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齣清代司法實踐具有“形式化與實質化”的雙重特徵。

——霍存福,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

徐忠明教授研究明清時期的司法實踐與司法文化有年,已經齣版瞭兩本討論此一課題的專著——《案例、故事與明清時期的司法文化》和《眾聲喧嘩:明清法律文化的復調敘事》。

本稿乃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所作的又一探討,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麵相互連貫地探討瞭傳統中國司法實踐的獨特風格。

——範忠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仁政王道

评分

2

评分

三篇文章匯成一本書,這樣真的好嗎?

评分

仁政王道

评分

中國傳統司法的情感化特徵中尚有很多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考。 參考文獻及資料引用廣博,為研究中國傳統法文化與法史提供瞭綫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