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论

红楼梦人物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昆仑,原名汝虞,笔名鲲、太愚。原籍江苏无锡,生于河北。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6年起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秘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后,曾任国民党政府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等职。1948年赴美考察。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红楼梦人物论》,昆曲《晴雯》等。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王昆仑
出品人:
页数:251
译者:
出版时间:2009-3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0764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红楼梦 
  • 红学 
  • 王昆仑 
  • 古典文学 
  • 文学批评 
  • 大家小书 
  • 中国文学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红楼梦人物论》里像这样精辟的段落太多了,我不能把全书都抄在这篇序言里!虽然这些话都是20世纪40年代写下来的,但现在读起来仍然感到十分新鲜,而且有多深的内涵、多重的分量啊!对《红楼梦》能作如此深刻透辟的理解的,我认为王昆老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我可以说,只要《红楼梦》存在,就需要这本《人物论》的存在,读者需要解读《红楼梦》,至少是解读《红楼梦》里的爱情、婚姻、妇女问题,这也是《红楼梦》最主要的方面,读者是不能没有这部书的。

在我的故乡太湖风景区的鼋头渚最高处,至今还保留着一幢“七十二峰山馆”,这是王昆老的旧居,有好多次重要的地下工作会议也是在这里开的,虽然他后来不住这里了,但解放后,陈丕显、陈毅还曾去过,邓颖超还关心过这幢房子,我几次到鼋头渚去,总要去看看这所房子,作为对乡贤的仰慕。我现在忽发奇想,想建议再为这所房子增加一个名字,叫做“解梦山馆”,以纪念王昆老对红学的重大贡献。我希望得到金陵的理解,我想这是十分值得的,因为《红楼梦》是一部奇书,解《红楼梦》实在不容易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谈到谷林《书过杂写》中有一篇“我才无用亦天生”,评述的对象就是这本书。文中其缘由时,竟是周总理喜欢看这本书,而且很有兴味,放在枕头边,每晚临睡都看一篇。  

评分

宝玉是红楼梦里最痛苦的人,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但是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心爱的姐姐妹妹们一个个香消玉损,直到林黛玉的死让他绝望。女孩们越可爱,想起他们的结局就越悲伤,小时候聚在一起越开心,长大了的下场就越痛苦。他们全都被生活和时代吞...  

评分

古典小说写的主要是什么?是人物。看人物应该从哪里看?从文本。 《红楼梦》究竟写了什么?有人说是批判封建大家族以至整个社会,也有人说是同情女性。这都不要紧。所谓文学批评,自然是各有各的看法。当作品完成后,它就不再仅仅属于作者一个人了。文学当然和其他艺术一样,也...

评分

【没想写长评的话说】 写得还行的一本有关红楼梦的论著,所提观点和我的感受大体相似,而且作者一定是拥林反薛的,而且很喜欢晴雯……可见作者本人也是性情中人。宝黛二人的论述很好,尤其摘录了一些较好的续本,可以作为看完前八十回原作后的补充。 但是对宝...  

评分

有浓浓时代印记的人物评论,将当代的政治正确带进小说解读是现在仍然流行的现象,但是真的合适吗?不可否认,有的小说初衷确实如此,但也有一大部分不是。 在我看来,红楼梦是曹雪芹构筑出来的乌托邦,虽有一定的反抗性,但远远不能达到批判封建社会乃至于到“鄙弃和厌恨本阶级...  

用户评价

评分

把阶级论那一部分挤出去,其他部分挺精彩的。

评分

写得太好了,学术著作行文如此通俗,明白如话,适合从没读过红楼和已经熟读多遍的所有人。这还是40年代战时写的书,没有一丝日后或酸腐或僵化的所谓红学的气息。

评分

王敏捐赠,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评分

王敏捐赠,更多精彩书籍请至朋歌书房:http://site.douban.com/pongo/room/529268/

评分

这颦儿解得愈发像我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