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现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南山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刘青峰,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前主编。
二人长期合作学术研究,合着的主要代表作有:《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观念史研究》等。
这本书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17758/的前身
3月19日新京报《一种对历史的解说》全文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3/19/content_212178.htm?div=-1 于变中求不变,或在流动不居的经验世界里寻找稳固的支撑,恐怕是人之常态。我们总是倾向于认定,我们所能感知的现象必有某种简单规律,或曰法则。荀子...
评分中国历史悠久,受内容之庞大与时代视角的限制,想要完全看清楚几乎不可能。大多历史家是从分类或者分时间两个系统来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的,《兴盛与危机》乍看之下也是如此,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开阐述中国历史。但不同之处使用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方法来阐述...
评分按:对于当代中国思想史、学术史来说,金观涛或许算是个有一点久违了的名字,他与刘青峰的夫妻档算是八十年代学界的风云人物。 其论著在大陆销声匿迹许多年后,在2005年左右特别在2011年年初,重新杀回了大陆出版市场,我觉得公开我的这个论文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贡献于此,...
评分3月19日新京报《一种对历史的解说》全文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3/19/content_212178.htm?div=-1 于变中求不变,或在流动不居的经验世界里寻找稳固的支撑,恐怕是人之常态。我们总是倾向于认定,我们所能感知的现象必有某种简单规律,或曰法则。荀子...
评分(浓厚80年代色彩) 还是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位朋友那儿读到一篇论文打印稿。它就是现在这本论著的雏型:《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当时给我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它有股迷人的魅力;进而对作者这种大胆的探索,表示由衷的叹赏。与那篇论文相比,现...
若干年前读的,有点意思
评分不洋不土、浅薄粗疏的八十年代书。
评分很有趣的书,不知为什么影响好像不大.
评分现在回过头看三十年前的畅销书,确实结论太草率太简单,不少自相矛盾之处
评分读完之后,方知中国现实的诸多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是根深蒂固的,是难以解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