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与死亡、结婚与离异。但泥土芳香的文字背后,却是对成长疼痛与生老病死等严肃话题浓墨重彩的描写。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文字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情节,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1968年,《快乐影子之舞》初试啼声,一举斩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后,《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石城远望》等十多部作品纷纷将总督奖、吉勒奖、英联邦作家奖、莱南文学奖、欧•亨利奖以及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收入囊中。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受到读者与媒体的高度评价,被誉为 “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2009年5月,由于作品一贯的极高水准和在全球的巨大影响,毫无争议地荣获第3届布克国际文学奖。
作为代表作,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年隆重出版,立刻引起如潮好评,迅速夺得当年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图书。几个平凡的小镇女子,一旦进入作品,一旦成了小说的主人公,便立刻变成了震撼心灵的奇迹……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荣获2009年布克国际奖】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荣获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
【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精心翻译】
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奖颁奖辞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 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
卡拉,十八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
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
佩内洛普,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
格雷斯,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
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读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绝对要有耐心。 平静、幽微、不动声色,日常生活的纠纷,普通人的情感历程,不厌其烦地描摹平淡的细节如买菜、打渔、坐火车、洗碗、种菜……一些细节实在过于庸常,庸常得简直不能成为小说(尤其是对篇幅有限制的短篇小说)当中的元素。有些作家也写...
评分文/夏丽柠 难得好几位文学圈里人,有编辑、小说家和译者,他们同时向我力荐一位作家的作品。这个举动着实令我惊异,赶紧找来这本书: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那时是2009年,很少有读者爱读门罗。更没人能想到,她会摘取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当...
评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南希和威尔夫,泰莎和奥利,南希年轻时是个热情的充满活力的女孩,并且早就喜欢威尔夫,威尔夫是个高雅有品懂音乐,性格沉稳冷静的医生,泰莎是具有透视能力,能看见看不见的事物,家庭境况艰难的女孩,奥利患有肺结核,由少时充满好奇心的研究者和有才华的...
评分去镇上爷爷家的路,和往重庆外公家的方向,是一致的。坐大巴,过桥,爬山;山上绕几圈之后,往后眺望,我生长的小县城仿佛是一座孤岛,三面环江,来时的那座长桥是小城唯一与外界相连的脐带。坐在车上,我老担心,洪水季节一来,桥如果坍塌,我们的小城会随着江水不知飘到何方...
评分《读药》第109期:驯服、逃离:永恒的女性人生困境——解读爱丽丝·门罗《逃离》 【专题地址】http://book.ifeng.com/shupingzhoukan/special/duyao109/ 逃无可逃与人间温度-——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 文/刘剑(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文艺学博士)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
我爱门罗甚于卡佛。她的力点更敏感,女性化,纤巧
评分平静暗涌,作为短篇小说太了得了。
评分我爱门罗甚于卡佛。她的力点更敏感,女性化,纤巧
评分我特别赞同韩松落的评价:”她远离了当代小说那种锐利但却琐碎的、简约但却留白过多的、克制到寡情的作风,让小说重新成为混沌的、朦胧的、多解的、磅礴的、雾气缭绕的、根系繁多的,所以,她会被视为契科夫的传人,但这也增加了她的小说在被领略时的难度。“
评分还是翻译的问题,读得有些生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