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1908.4.7—1966.9.3),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
傅雷先生年轻时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美术史课教席。这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补充,于一九三四年完成的一部著作。作者时年二十六岁,对西方美术史已有很深的造诣。书中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及其名作,生动洗练讲解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在书中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片段外,也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难问题,并提出他自己的看法。这部珍贵遗稿由庞薰琴作序,吴甲丰后记,一九八五年初版以来广爱赞誉,本书为三联书店第11次重印本。
27岁的梵高在给哥哥提奥的信里写道: “人的灵魂里都有一团火,却没有人去那儿取暖,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囱上的淡淡薄烟,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那我们要做什么?给火添柴……” 伟大的画家,能够画出灵魂里的火。然而,只有真正懂得这些画的人,才知道怎么去那儿取暖;而那些...
评分书的内容当然没得说。高分评论都说到了。傅雷先生不仅是用识见,而是用胸襟和情怀,在介绍这些艺术家和自己对他们及其作品的感受与意见。书本的制作也是良心,纸张与印刷让人舒心。 作为一个吐槽役,我当然还是……挑刺。因为最近跟人吵得心累,所以提前说一下,挑刺的目的不是...
评分前段时间看过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和傅雷先生比较,前者是在更大范围内更笼统的介绍了艺术史,加上作者自己对艺术本身及其发展的理解。 傅雷先生的二十讲,有其对具体名作的分析,有自己对作品及其创作者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更主观更具有个人魅力,让人有傅雷亲身授课...
评分难以想像傅雷在那么年轻时就写出了这样一本通俗而高雅的书,因为它,我对西方的绘画和雕塑也充满了兴趣,在伦敦时特别安排了国家画廊的参观,从这点出发,这本讲义也达到了它的目的。精装本文图搭配协调,阅读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1986年购于北京。
评分闭架借书处搜刮来的旧版本。或多或少总有这样的期望,徜徉于美术馆中,有人以点带面的跟你聊聊这些瑰宝,说一点点画家的轶事但也不全是轶事,他一生追逐意大利,用画作典却屡次不得遂,可如今他到意大利之前的画的确一张都没能流传下来。说一点点色彩,浓郁的鲁本斯夺目的提香,伦勃朗的光影拉斐尔的明媚。还有一点点“妩媚的形体,哀愁的精神”。
评分1986年购于北京。
评分闭架借书处搜刮来的旧版本。或多或少总有这样的期望,徜徉于美术馆中,有人以点带面的跟你聊聊这些瑰宝,说一点点画家的轶事但也不全是轶事,他一生追逐意大利,用画作典却屡次不得遂,可如今他到意大利之前的画的确一张都没能流传下来。说一点点色彩,浓郁的鲁本斯夺目的提香,伦勃朗的光影拉斐尔的明媚。还有一点点“妩媚的形体,哀愁的精神”。
评分闭架借书处搜刮来的旧版本。或多或少总有这样的期望,徜徉于美术馆中,有人以点带面的跟你聊聊这些瑰宝,说一点点画家的轶事但也不全是轶事,他一生追逐意大利,用画作典却屡次不得遂,可如今他到意大利之前的画的确一张都没能流传下来。说一点点色彩,浓郁的鲁本斯夺目的提香,伦勃朗的光影拉斐尔的明媚。还有一点点“妩媚的形体,哀愁的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