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奥地利作家里尔克之间数十封珍贵的通信。信函中既有对诗歌本身的讨论,也有对彼此创作的交流。这些书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欧洲诗史上的一段珍闻,还可以让我们一窥三位大诗人心灵的一隅。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俄罗斯诗人、作家,著有诗集《我的姐妹——生活》、自传体随笔《安全保证书》和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
玛丽娜•伊瓦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1941)俄罗斯女诗人,著有诗集《黄昏纪念册》、《终结之诗》。
莱内•马例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主要作品有《祈祷书》、《杜伊诺哀歌》和《献给俄尔甫斯的十四行诗》和 小说《马尔特手记》。
目录 原编者序Ⅰ 英译本序ⅩLⅧ 中译本序LⅤ 中译者序LⅫ 第一章 列·奥·帕斯捷尔纳克致里尔克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八日)3 里尔克致列·奥·帕斯捷尔纳克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四日)6 列·奥·帕斯捷尔纳克致鲍·列·帕斯捷尔纳克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七日)12 鲍...
评分 评分一九九〇年冬天,在莫斯科新阿尔巴特街的“图书之家”书店里,我偶然看到一本封面设计很独特的书:浅蓝色的书皮上交叉着一个十字架形状的细麻绳,右上角是书名《一九二六年书信》,还有三个熟悉的姓名——莱内·马利亚·里尔克、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封...
评分1926年,欧洲尚未从一战的炮火中清醒过来,列强却已在为二次大战摩拳擦掌。在苏联,斯大林正逐步扫清自己的各路政敌,加紧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欧洲文化走到了复兴和衰败的十字路口。而正是在这一年,在帕斯特尔纳克(旧译“帕斯捷尔纳克”,但这个犹太姓氏中的е当硬化...
评分目录 原编者序Ⅰ 英译本序ⅩLⅧ 中译本序LⅤ 中译者序LⅫ 第一章 列·奥·帕斯捷尔纳克致里尔克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八日)3 里尔克致列·奥·帕斯捷尔纳克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四日)6 列·奥·帕斯捷尔纳克致鲍·列·帕斯捷尔纳克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七日)12 鲍...
苏珊·桑塔格说,它们描绘了一个有着奔放的感情和精纯的志向的王国,如果我们把它斥为“浪漫”,那将是我们莫大的损失。
评分当然是很喜欢的……花好久才读完……读完的感觉是,像经历了一场史诗。
评分临走前一个傍晚,意外在故乡县城的小书店找到。让人感念的机缘。是日晴朗春寒。
评分无手之握,无唇之吻,无靠之谱
评分抱着这本书回宿舍的途中,和友人谈论帕斯捷尔纳克,聊起里尔克。旁边经过一位老师,很有兴致地加入,最后才得知他是在教育局工作的。他对我说起,他那个年代的大学,属于他年轻时候的激情。他们也谈诗歌,也谈文学,也谈理想。聊了许多的琐碎的话题,他说:“看到你的样子,长发格子衬衫帆布鞋抱着一本文学书,像极了当年记忆里的女孩。她们依旧年轻,而我已经老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