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阎步克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12763
丛书系列: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图书标签:
  • 制度史
  • 阎步克
  • 历史
  • 行政制度史
  • 魏晋南北朝
  • 官制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历史
  • 察举制度
  • 汉代
  • 选官制度
  • 历史研究
  • 官制演变
  • 古代政治
  • 科举制度
  • 士人阶层
  • 儒家思想
  • 制度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

阎步克,1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篇,论文集3种。

目录信息

引言
第一部分 两汉时期
第一章 儒生、文吏与“四科”
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
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
三、“四科”之考析
四、察举与任子
附录察举诸科杂考
一、尤异与高第t
二、文无害
三、察廉、廉吏与孝廉
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
第二章 “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
一、“授试以职”考述
二、“以能取人”
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
第三章 阳嘉新制
一、阳嘉新制考述
二、阳嘉新制的来源
三、等第与黜落
四、黄琼“四科
五、“以文取人”
第四章 汉末的选官危机
一、选官的腐败
二、“以名取人”
三、“以族取人”
第二部分 曹魏时期
第五章 曹魏察举之变迁
一、特科与岁科
二、“贡士以经学为先”
三、“四科”与“明法”
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
第六章 “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
一、名实本末的对立
二、崇本责实之对策
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
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
第三部分 两晋时期
第七章 晋代察举之变迁
一、察举特科
二、秀才对策制度
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
四、其他科目
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
附录魏晋的散郎
第八章 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
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
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
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
附录甲午制始末
第九章 察举的低落
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
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
三、察举的低落
第四部分 南朝时期
第十章 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
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
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
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
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
附录南朝“二学”考
第十一章 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
一、南朝策试制度
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
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
四、自由投考的萌芽
第五部分 北朝时期
第十二章 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
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
二、“门尽州郡之高
三、魏、齐策试制度
第十三章 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
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
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
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
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
第十四章 科举的前夜
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
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
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
四、科举的成立
第十五章 结语
一、理性行政因素
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
三、知识群体因素
四、必然性与合理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古代史上,先后出现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不同的选官制度,它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察举制,大约在西汉文帝、景帝、武帝时确立,与征辟制度一起,共同构成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 西汉察举科目分为如下几类:1、贤良方正、直言极...  

评分

引言    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帝国政府的一种选官程序,它主要存在于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政治和行政制度的发展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不同样式的选官制度,它们分别在...

评分

①本书对察举制的一些问题做了具体的考辩,并不适合初学者阅读,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其中对郡国举孝廉和举廉的考据尤为繁复,其实简而言之,西汉时期的举孝廉并不成熟,到东汉方才成熟发展,西汉举廉者尤多,东汉举孝廉更为普遍。举廉是对现任官员的考察,若史书记载某某为x长、...  

评分

读完阎步克先生这部《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特别是读到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最后一段话“这样,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察举制度,终于宣告终结,选官制度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科举时代,便由之发端了。”的时候,顿时感觉自己也跟着阎先生一道走完了一段征程似的,遂长舒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强大的控制力和概括力,干净漂亮~

评分

科举像男性的宗教,情教像女性的宗教

评分

强大的控制力和概括力,干净漂亮~

评分

二流制度好過一流人治。

评分

太精彩了!虽然许多考订只能看个大概,也没有判断然否的能力,但全书逻辑推进之清晰以及宏观微观之结合,让人读来无比愉悦。秦晖曾言,重要的不是义理和考据孰优孰劣,而是在二者的交替过程中推进学术,从本书到《士大夫》,从《品位》、《爵本位》到《引论》,阎走的就是这条路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