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剋裏斯托弗·賈納韋(Christopher Janaway) 2005年起任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人文學院哲學教授。曾任教於悉尼大學以及倫敦大學伯剋貝剋學院。近年來緻力於對叔本華、尼采及美學的研究。已齣版著作《超越無私:讀尼采的係譜學》(2007)、《叔本華》(2002)、《叔本華哲學中的自我與世界》(1998)、《關於卓越的意象:柏拉圖的藝術批評》(1995)等。
序言作者
夏中義 知名學者,上海交通大學文學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席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上海大學兼職教授。緻力於20世紀中國文藝理論史案、20世紀中國人文學術思想史案研究。學術著作有:《王國維:世紀苦魂》《王元化襟懷解讀》《從王瑤到王元化》《九謁先哲書》《學人本色》《新潮學案》《思想實驗》《藝術鏈》。
德國哲學傢當中,叔本華是最有可讀性的一位。《叔本華》對叔本華的形而上學哲學體係進行瞭簡潔的闡釋,尤其聚焦於叔本華思想的原創性特徵。這種原創性啓發瞭包括尼采、瓦格納、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等在內的許多藝術傢和思想傢。
【序】 记得贾纳韦曾写到叔本华1818年完成《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一里程碑后,整个德国学界 竟置若罔闻。然叔本华依然坚信:“一代人欣喜若狂地赞同我写的每一行字的那个时刻必定会 到来。”(1843年5月17日致函波洛克豪斯)1848年后,已臻晚境的叔本华终于收获了迟到的...
評分物种本身拥有无限的生命,因此能够拥有无尽的欲望,无尽的满足和无尽的苦难。但是这些都被囚禁于一个凡人狭小的胸膛中;因此,难怪这样的一个胸膛似乎随时要爆炸,无法表达满腔的无尽狂喜或痛苦。——《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二卷,551
評分文/吴情 接触叔本华,是从美学老师推荐的《人生的智慧》一书开始的。与其他著名哲学家佶屈聱牙的著作相比,这本书,在难易程度上几乎让人惊讶:这真的是哲学著作吗?这般流畅生动。反过来问,这不是哲学著作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见。除了柏拉图的《理想国...
很好的入門+擴大詞匯量
评分叔本華 趙本山 本字輩親人
评分To feel the full weight of Schopenhauer's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is thus to encounter a kind of self-loathing in which dwells the deepest pessimism of all.
评分叔本華說的對,“痛苦是積極的”。原想為讀《作為意欲與錶象的世界》做足準備工作,結果發現嚴重高估自己的智商和理解力,工科生非要看哲學,痛苦純屬自找。看來書真是分三六九等的,走都沒學會,就彆急著跑瞭。
评分To feel the full weight of Schopenhauer's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existence is thus to encounter a kind of self-loathing in which dwells the deepest pessimism of all.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