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原理》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辑印行名著46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二辑。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读的时候真想一脚把他踹进康德的门里???? 人类知识的对象:人们只要稍微一观察人类知识的对象,他们就会看到,这些对象就是观念,而且这些观念不外三种:①一种是由实在引入感官的;②一种是心灵的各种情感和作用所产生的;③一种是在记忆和想象的帮助下形成的。——第22页 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相信我读的是正版。发现并指出的错误有两处。发现没指出的,至少还有两处,可见此书的编辑不够严谨。这对于原本就晦涩的哲学书而言,是致命的。 存在就是被感知。能看得出这个理论对后来的休谟,康德,叔本华的巨大影响。重感知,轻理性的端倪,已经在这里有所表露。...
贝克莱对观念的论述无法驳倒
评分读他的序言就已经很惊艳了
评分其实贝克莱的整个思路还是沿着“奥卡姆剃刀”走下去,这次砍掉的多余实体,是作为支撑偶性的“抽象物质”。不过由于提出惊世骇俗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让他在哲学史上也留下大名。至于在马哲教材里的“主观唯心主义”污名,也只有在抽离了具体历史文本环境中才能勉强贴上,可怜的贝克莱。。。
评分著名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出处。 大量篇幅用于回应可能的责难。可以说后世强加的污名基本上都被他反驳了。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不看原文的人乱扣帽子。 真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庸人讲道理主要靠堵嘴。堵嘴使想当然的道理万古长存。
评分读他的序言就已经很惊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