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在当时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至少可以概括以下两个方面:
人批判的角度来看,在《逻辑研究》完成了对心理主义的有力抨击之后,《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仍需要在两条站线上作战:一方面是与自然主义,另一方面是与历史主义,前者主要表现在当时盛行的实验心理学的各种学说之中,后者则主要是指为狄尔泰等人所倡导的历史学派,胡塞尔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逻辑研究》中对心理主义批判的继续,他仍然在坚持不懈地提示这些学说的相对主义和主义之最终结局。
除此之外,由于胡塞尔在这篇文章中公开表露了他与狄尔泰思想的分歧,因而这篇文字对后人理解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的关系也不无启迪作用。
自然主义者们和历史主义者们在为世界观而战,但他们是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从事这项工作:将观念转释为事实并且将所有的现实、所有的生活都转变为一个不可理解的、无观念的“事实”混合物。他们两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对事实的迷信。 ——《历史主义与世界观哲学》 科学是非人格的,...
评分目前的理解,用了一半篇幅吐槽了自然主义把心理现象化为实验与事实的做法(其实和现在滥用科学手段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的吐槽异曲同工),然后鄙视了历史主义用怀疑主义瓦解了事实的完整性与可理解性,然后说世界观哲学只能照顾个体需求,表示哲学应该成为一套完整的真理体系,解...
评分自然主义者们和历史主义者们在为世界观而战,但他们是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从事这项工作:将观念转释为事实并且将所有的现实、所有的生活都转变为一个不可理解的、无观念的“事实”混合物。他们两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对事实的迷信。 ——《历史主义与世界观哲学》 科学是非人格的,...
评分目前的理解,用了一半篇幅吐槽了自然主义把心理现象化为实验与事实的做法(其实和现在滥用科学手段进行人文社科研究的吐槽异曲同工),然后鄙视了历史主义用怀疑主义瓦解了事实的完整性与可理解性,然后说世界观哲学只能照顾个体需求,表示哲学应该成为一套完整的真理体系,解...
评分自然主义者们和历史主义者们在为世界观而战,但他们是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从事这项工作:将观念转释为事实并且将所有的现实、所有的生活都转变为一个不可理解的、无观念的“事实”混合物。他们两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对事实的迷信。 ——《历史主义与世界观哲学》 科学是非人格的,...
前半本书批自然主义,后半本批历史主义。科学的素朴前提,实验心理学要成为科学,便将意识自然化,包括将所有意向-内在的意识被给予性自然化;也将观念自然化,并因此而将所有绝对的理想和规范自然化(转变为不可理解的、无观念的事实混合物)。胡塞尔很巧妙地,既开辟现象学作为科学的哲学的第三条路,又顺带捍卫了自然科学,“以客观有效的、严格科学的方式来认识这种自明的被给予性。”后面一篇区分科学的哲学和世界观的哲学,超时间的和时代的个别的生活,但是把后者交给历史主义的时刻,就是把praxis的领域完全让渡出去了吧。但看到他说“数学的规范包含在数学中,逻辑的规范包含在逻辑学中,伦理的规范包含在伦理学中”很感动,他认为从事实出发来反驳观念是背谬的,历史无法对绝对有效性的可能性提出任何重要的反驳。想要想想这个问题。
评分装逼药不能停:我们的生活目标在总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时代,另一种是为了永恒;一种服务于我们本己的完善以及我们同时代人的完善,另一种服务于后人的完善,乃至最遥远的后代人的完善。
评分说实话这本看得有些无聊,大概在充斥着诸多反体系观念的时候回头看这个多少觉得有点违和,嘛还要继续看胡塞尔
评分几千年来,在科学意愿的激情驱使下,一些最伟大的科学心灵也没有能够在哲学中完成纯粹学说的任何一个部分,而他们所完成的所有伟大事业,即使是那些没有完全成熟的伟大事业,都只是出于这种科学意愿才完成的。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就其使命来看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它只是受苦于怀疑主义,这种怀疑主义正在粉碎着那些以往的、尚未被澄清的理想。而它因此也受苦于哲学的微弱发展和力量,哲学走的还不够远,它还不够科学,因而还不能通过真正的积极主义来克服那种——自称为实证主义的——怀疑的消极主义。我们的时代只愿意相信“合理性”。
评分胡塞尔作为一个弄抽象数学出身的家伙,居然能成功地建立起一个现象学体系,强行将哲学划分入实用主义范畴了——如果不算误读太多的话——用心险恶啊。虽然他忽略了实证方法论本身带来的现象刺激对认知的能动作用,但对实证之前理论架构合法性的反思,是颇有道理的。不过,这种对于认知的“教化观”,实在难以认同就是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