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1978年生,湖北襄樊人,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博士。從警四年,現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著有《刑事沒收研究:國際法與比較法的視角》(法律齣版社,2007)、《刑民交叉案件審理的基本思路》(中國法製齣版社,2007)。譯有《作為法律史學傢的狄更斯》(上海三聯書店,2009)、《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上海三聯書店,2010)、《大法官是這樣煉成的:哈裏•布萊剋門的最高法院之路》(中國法製齣版社,2010)、《自由的精神:勒尼德•漢德法官書信演說錄》(法律齣版社,即齣)。曾著有小說《一個僞知識分子的警察生涯》(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04)。
您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認識,是不是還停留在馬伯裏訴麥迪遜案、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發生的那些時期?您瞭解現任九位大法官的背景、經曆、個性與司法立場嗎?在這個 Twitter、Facebook與Myspace盛行的年代,九位大法官如何思考、辦案?他們使用維基百科嗎?他們還閱讀法學期刊嗎?他們有自己的律政偶像嗎?他們為何在審判中扮演曆史學傢角色?他們如何處理判決書中的“髒話”?他們退休之後,如何發揮餘熱?這本書嘗試在迴答上述問題的同時,告訴您一個最新、最In的聯邦最高法院。
2007年至2010年,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做齣瞭一係列判決。他們加大瞭對在校學生言論自由的限製,但又宣布校方對學生的“光身搜查”違法;他們認為處決奸淫幼童者違憲,卻又確認瞭注射死刑的閤憲性;他們要求民選法官必須在一方當事人為本人捐助者的案件中迴避,又放開瞭企業、工會對政治選舉的資金介入;他們要求CSI專傢必須齣庭作證,還命令不雅詞匯退齣電視節目。有人說他們與時俱進,順應時勢;有人罵他們禍國殃民,開曆史倒車。真相到底如何?這些判決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力量博弈與法理智慧?這本由中國最高法院法官所著的書將為您揭開謎底。
今年读的第四本书是中国最高法法官何帆著的《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增订本。在罗伯茨大法官的推动下,近些年美国最高法大法官通过各种渠道逐渐走向公众,比如接受媒体采访。正如法官们“走下神坛”,美国最高法的神秘感也在本书中得到消解——通过解读近些年来部分...
評分今年读的第四本书是中国最高法法官何帆著的《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增订本。在罗伯茨大法官的推动下,近些年美国最高法大法官通过各种渠道逐渐走向公众,比如接受媒体采访。正如法官们“走下神坛”,美国最高法的神秘感也在本书中得到消解——通过解读近些年来部分...
評分今年读的第四本书是中国最高法法官何帆著的《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增订本。在罗伯茨大法官的推动下,近些年美国最高法大法官通过各种渠道逐渐走向公众,比如接受媒体采访。正如法官们“走下神坛”,美国最高法的神秘感也在本书中得到消解——通过解读近些年来部分...
評分我是先看完了这本偶然捡起的书,才去追查何帆老师的简历的。我不知道何帆老师是否将自己的立场定义为美国意义上的liberal, 起码在本书的语气和修辞里,我看到了这种倾向。何帆老师给最高法九人作的传,就把这个倾向表达的十分明显了,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总结。给三星,完全是因为...
西體中用,很詳實有趣的美國法律史筆記,有些小語句還是蠻有意思的!
评分很有意思的一本書。
评分要說缺點的話,本以為高法的庭辯會像《公正》一樣充滿瞭不同和價值觀的激烈對碰,但實際上並沒有,也許是作者沒有錶現齣來,總之有些淺顯,沒有照顧到每一個投票背後所代錶的思考方式。
评分習慣性的先看後記,立馬被這句話擊中,匆匆與生活講和,豈非負瞭少年?
评分第二本完全利用擠地鐵時間看完的書,非常好的美國司法製度科普。從聯邦高院的9位大法官和他們的政治立場和審判案例入手,何帆老師帶我們走近瞭一幅美國司法長捲,理解何為對普遍公理的質疑、對既往先例的謙抑和對權威挑戰的勇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