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佛学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 佛教 宗教 哲学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修行 心灵修行
发表于2025-04-24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字字珠玑,如醍醐灌顶,值得读一生
评分感觉比正见要更深入一些,也相对来说更难懂一些。推荐给@水手小海
评分拒绝自我执着,而不是自我——如果没有自我的话,再多的自由又有何用呢: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评分字字珠玑,如醍醐灌顶,值得读一生
评分只要你接受无常的观念,你就是佛弟子了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不论在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眼中,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正见》的作者。他秉承藏传佛教最优良的传承和教育,享誉世界,是当今公认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兼上师和导演于一身,曾任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电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顾问,并编写和执导过两部佛教主题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深受现代东西方佛教弟子尊崇和喜爱。其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如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本书为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本书澄清了许多佛教误区,比如很多人以为佛教的目标是要消除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导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需要除掉的——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
比如“空性”不是某种坚实存在的物体,也不是空无所有或虚空。空性的意思是,虽然事物并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质,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质,这使得事物具有成为任何东西的可能性。而“轮回”是执著在幻觉上,“涅槃”则是执著在幻觉的消失上。涅槃就像是幻觉之后的幻觉,如同电影结束之后,你还瞪着空白的银幕——你仍然没看到实相。
本书有助读者提升对生命的信心,也是一部用来印证修行的可靠之书。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不仅原文晓畅易懂,而且翻译也明白,连编者的注释都很有用。很遗憾的是,甘肃民族出版社的版本(以下简称甘肃版)作为大陆唯一的正式出版物,校对非常粗糙,有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错字,时常影响阅读。印张剪裁也不够整齐。因缘凑巧,手...
评分这是一本超越二元对立的书籍,或者说本来就没有二元对立,所以谈不上超越。没有人我、法我的分别;没有存在、不存在的分别。没有空性、佛性的分别。归根结底,只有如相、明相。而且这个如相是超越知性、理性、存在的范畴的,它就是真如的状态,符合“空、假、中”的境界。 打...
评分我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评论,因为我觉得它们讲述的是同一个主题,甚至在某些细节上也是惊人的相似。 《告》中有大量基督事迹的真伪之辩,我没有足够的学养,所以无法判断。有人可能借此认为《告》的内容太离经叛道,简直不能算作基督教,但我认为它是,而且我相当喜欢这种大胆...
评分1. 某正在学太极拳的人也直接感叹,或许印度确实和西方更加接近;此外,据《见地》的序言说,作者表达西方化,从用词和体系能感觉出来。 2. 确实作者的教导已经尽可能纯正,对有点皮毛了解的人仍很有助益。如果以佛法观之,我就曾经有过多年做作的出离心,此后又因种种打击而...
评分如果你空虚迷茫,那是因为你内心没装什么东西;如果你纠结厌世,那是因为你内心装了太多东西。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你是一个容器。容器的特性是什么?它是空的。 并没有一种所谓独立的“自我”,你的一切个性、想法、观念皆事出有因,也许来自“背景”,也许来自家庭,也许...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