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不论在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眼中,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正见》的作者。他秉承藏传佛教最优良的传承和教育,享誉世界,是当今公认最具创造力的年轻一代藏传佛教导师之一,兼上师和导演于一身,曾任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电影《小活佛》(Little Buddha)顾问,并编写和执导过两部佛教主题的电影——《高山上的世界杯》和《旅行者与魔法师》,深受现代东西方佛教弟子尊崇和喜爱。其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如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本书为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本书澄清了许多佛教误区,比如很多人以为佛教的目标是要消除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导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需要除掉的——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
比如“空性”不是某种坚实存在的物体,也不是空无所有或虚空。空性的意思是,虽然事物并不是天生具有某些特质,但也不是天生就不具有那些特质,这使得事物具有成为任何东西的可能性。而“轮回”是执著在幻觉上,“涅槃”则是执著在幻觉的消失上。涅槃就像是幻觉之后的幻觉,如同电影结束之后,你还瞪着空白的银幕——你仍然没看到实相。
本书有助读者提升对生命的信心,也是一部用来印证修行的可靠之书。
上一篇讨论一种见地,这一篇讨论修道的教法。大义微言。 佛教典籍有三藏:律藏、经藏、论藏。律藏阐述道德及行为规范。经藏类似言说,“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循循善诱,发人深省。论藏则直面究竟实相。 三藏对应三学:戒、定、慧。由戒规避不当行为。由定明了心之...
评分我喜欢的佛法是如溪水清泉在心中流淌冲刷,漫漫洗去内心中的妄执、贪慎。这是源自于恐惧,害怕大刀阔斧的法一下子将自己打得更加的迷妄,这样想,必然也是取巧之为,不过是对自我见地的修辞。“‘自我’是一种误解,但却被当成了正确的见解,它只是一个幻相”,宗萨钦哲仁波切...
评分《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不仅原文晓畅易懂,而且翻译也明白,连编者的注释都很有用。很遗憾的是,甘肃民族出版社的版本(以下简称甘肃版)作为大陆唯一的正式出版物,校对非常粗糙,有很多完全可以避免的错字,时常影响阅读。印张剪裁也不够整齐。因缘凑巧,手...
评分提到宗教,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封建迷信,这是自己从小接受教育的经验主义结果。自己还没有了解,就扣了一个迷信的帽子,然后说“是迷信干嘛要了解。”其实,这正是自己对自己的迷信。 也正是这对自己的迷信和不了解,让我们对宗教有了几分敬畏之心。我每每到名山古刹道观,...
评分金剛乘和大乘都以成佛度眾生為目的,大乘從因地上修,金剛乘從果地上修。金剛乘的凈觀其實和無染的空性類似。小乘重戒律,大乘講發心,金剛乘還有觀想,比如一個出家人偷了一杯水去救一個口渴的乞丐,小乘修行者就壞了戒體,大乘只要發的是菩提心,偷瓊漿玉液都沒有關係。金剛乘的修行者也不計較,而且在把水遞給乞丐的時候觀想乞丐就是本尊,or自己就是乞丐,真正的無二,不分別。成佛的境界就是無染的不分別心。金剛乘就是從成佛的果地上去修。經歷了一段感情,感歎眾生真的是堪忍,真正放不下的是執著,捨不得的是痛苦。
评分每句话都扎在心里
评分只要你接受无常的观念,你就是佛弟子了
评分是书最好还是读几本佛经再看吧,否则云里雾里的。情绪总是压倒理智,因此光通过研读、辩论之类的方法是无法获取最终奥义的,因为即使你知道应该怎样,但你实际上往往不去怎样。没有实际的修行,类似佛学这种高深的智慧将会流于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
评分断断续续看完了宗萨仁波切的《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此前看过他的《正见》。文字很平实也很智慧,用了很多现代的例子。信不信佛,都可看看,起码多一些看世界的方法。感觉金刚乘和禅宗相似,但不是每个吃肉喝酒的都是上师或济公。看书时,常常想到《黑客帝国》,感觉是部佛教电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