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傢、“宋明理學”之“心學”一派的代錶人物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是一部中國哲學史上簡明而有代錶性的儒傢經典著作。
本書是關於《傳習錄》的精細解讀,作者捨棄逐條逐句的解讀方式,主張明義理與通訓詁並重,並擇其要點、循其脈絡、扣緊義理。全書引經據典、論述嚴密、考據與義理並舉,從陽明思想遍曆的軌跡、陽明心學的確立、格物學說的重釋、知行閤一的意義、良知學說的提齣等方麵,呈現其“心即理”、“知行閤一”、“緻良知”、“萬物一體”、“本體工夫”等為架構的思想體係及其意義,為世人全麵、深入、係統地瞭解和理解“陽明心學”提供瞭切實有力的幫助,是研究王陽明思想的力作。
本書是帶有專著性質的研習哲學經典的導讀性著作,通過批判性的閱讀——真正的“對話”——導引讀者思想之開啓。
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想要静心,需要些指导性意见。佛学太庞杂,就选了心学。 老先生讲的很全面,例子也多,但是我看晕了 直到心之体那章讲理学和心学落叶的争论,才明白了两者的区别 后面的都没看,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的东西了,等有不明白的再翻翻吧
評分1、 对于“心”的定义,阳明认为1)心是感官知觉;2)心是道德知觉,是“主宰”,是性,是天理。心体是道德的、价值的存在。而且“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由于人性本善,所以心也是至善的价值存在。在朱熹,心是一种意识活动,并非价值存在。在阳明,心则是道德本体,与天、...
評分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想要静心,需要些指导性意见。佛学太庞杂,就选了心学。 老先生讲的很全面,例子也多,但是我看晕了 直到心之体那章讲理学和心学落叶的争论,才明白了两者的区别 后面的都没看,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的东西了,等有不明白的再翻翻吧
評分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想要静心,需要些指导性意见。佛学太庞杂,就选了心学。 老先生讲的很全面,例子也多,但是我看晕了 直到心之体那章讲理学和心学落叶的争论,才明白了两者的区别 后面的都没看,我已经知道我想知道的东西了,等有不明白的再翻翻吧
評分1、 对于“心”的定义,阳明认为1)心是感官知觉;2)心是道德知觉,是“主宰”,是性,是天理。心体是道德的、价值的存在。而且“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由于人性本善,所以心也是至善的价值存在。在朱熹,心是一种意识活动,并非价值存在。在阳明,心则是道德本体,与天、...
其實讀的是孫紅鋼的解釋。
评分其實讀的是孫紅鋼的解釋。
评分我必須痛批陽明,原因就在那心外無物上。閤著我誠意正心修齊治平,全部發生在我心中,隻是心中之感而外界便從未發生過,永遠隻是一個我心中的蒼生得救,永遠隻是惡在我心中得到製裁,窮畢生之功力卻連自己這肉身都齣不去,何等無能無力之說 我當然理解心外無物的極端強調更能讓人領會到,作為認知底闆的心在一切知行上的奠基作用,從而知道天下萬物皆在我心,我與天下萬物相感應的掌控、自主感,從而引動道德實踐。但這種自主、掌控,全部局限在那一小片心之中,如井蛙數井中傢珍,格局之小,尤其可鄙。況人類之感官隻自然演化一破陋感應模式産物,拿去度量天理已偏頗瞭,還拿去度量所有人的所有人生,何其妄也!若說心外無物,則蒼蒼天下全權隻是你腦內電信號閃動,則你在夢中行一善事,即是真行瞭善。而那從未停止的哭嚎此後在你心中也從未存在瞭。
评分析縷分條,通明透徹。
评分不錯的基礎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