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1896-1966),法国超现实主义创始人、理论家、诗人、小说家。1924年他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同年成立“超现实主义研究会”,主持出版《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布勒东团结了当时一大批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积极实践,使超现实主义运动风靡欧洲。20年代末超现实主义运动内部发生分裂,处于低潮,布勒东仍在坚持,未曾放弃。
超现实主义运动涉及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梦幻,重视思维的原始状态,是一次精神革命。为此布勒东提倡自动写作法,完成了《可溶化的鱼》等经典作品,并接连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超现实主义第二宣言》、《超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等文章,宣扬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原则:反抗的绝对性、不顺从的彻底性和对规章制度的破坏性。本书收录了布勒东的上述作品,这些文章最终确立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为布勒东赢得了巨大声誉,使他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当之无愧的标志性人物。
纯粹的抛开现实所有的羁绊的意识,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它是不需要,也不能用任何形式来加以表达。大量的可卡因带来的精神的真空,也许可能让安德烈 布勒东接近过这种自由,他也急于向陷入世俗的人们都展示,由他发现的这一种自由的美妙。可是到头来只是昙花一现,再回去现实的清...
评分这本书包括了超现实主义三次宣言、散文诗集《可溶解的鱼》、《致女通灵者的信》、关于超现实主义政治立场的文章等,是布勒东本人对超现实主义理论的理解以及尝试。比起布勒东的小说作品,这部宣言算是比较明确地提出并阐释了很多观点,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 主要谈一下三次宣言...
评分这本书包括了超现实主义三次宣言、散文诗集《可溶解的鱼》、《致女通灵者的信》、关于超现实主义政治立场的文章等,是布勒东本人对超现实主义理论的理解以及尝试。比起布勒东的小说作品,这部宣言算是比较明确地提出并阐释了很多观点,读起来没有太大障碍。 主要谈一下三次宣言...
评分纯粹的抛开现实所有的羁绊的意识,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它是不需要,也不能用任何形式来加以表达。大量的可卡因带来的精神的真空,也许可能让安德烈 布勒东接近过这种自由,他也急于向陷入世俗的人们都展示,由他发现的这一种自由的美妙。可是到头来只是昙花一现,再回去现实的清...
评分这种书怕是永远不可能看懂的,如果你把它真当成“宣言”来看的话,或者当成文学来看也是一样。 你只能把它当成艺术品去联想,也许才可以说看“懂”了。这可以说是艺术发展到极限而产生的艺术品,鉴于文学本身已经发展到了极限,至少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那么要再“玩”文字艺术的...
文字,还能负担意识与梦幻的托盘吗?还是它终究只是一条必然溶化的鱼。
评分我们需要一个平衡器,平衡经典与超世。
评分看不懂,文化差异太大了
评分和本雅明《社会艺术学三论》一起看的,狂人的洒脱精神固然可敬,但艺术领域的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关系还是很复杂的,二者并不等同。
评分我没想到布勒东会表现得如此可爱,无论是在他明亮火焰般的第一宣言中,还是在他十分冒失而愤怒的第二宣言里。正如巴塔耶所言,这里有一个美妙的反讽:最伟大的反叛者们被本该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人反对了(比如巴塔耶本人)。不过我想我能够肯定布勒东完全可以获得他一直都想要获得的东西,并且他已经获得了:因为他最终显然选择了爱,并且因此而再也没有迷惑。或许本书对于一些还尚未领会虚无与内在性(也就是说还没有理解尼采的力量)的年轻的天才们而言有着某种巨大的教益:布勒东显而易见地阐明了创造的力量。同时在伦理学上,其内在逻辑显然要求它超越善恶。这最终四分五裂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根基显然直接建立在兰波、波德莱尔等人之上(然而显然竟没有直接得到尼采的帮助),其内在逻辑最终却显然导向了巴塔耶的阿塞法尔共通体:又一个美妙的反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