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双城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狄更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考坡菲》(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查尔斯·狄更斯
出品人:
页数:417
译者:张玲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23.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2362
丛书系列:译文名著精选
图书标签:
  • 狄更斯 
  • 英国文学 
  • 小说 
  • 查尔斯・狄更斯 
  • 英国 
  • 外国文学 
  • 经典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狄更斯(1812-1870),英国十九世纪文豪。《双城记》堪称他迟暮之年的巅峰之作。

法国大革命时期,名医马奈特偶然目睹了封建贵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草菅人命的暴行,因为打抱不平,反被投入巴士底狱,监禁了十八年。出狱后,马奈特之女露茜却与仇家的儿子达奈堕入情网。于是,在法国革命的旋涡中,一幕幕家族的恩怨情仇隆重上演,善、恶、生、死在冲突中交融,在转瞬间变换……《双城记》结构严整,语言凝练,狄更斯对革命与人性的深度思考和令人叹为观止的写作才华,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他们说,喜欢Carton的人都有柏拉图式爱情的倾向。 他们说,喜欢Carton的人都是爱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可是有谁,真的懂得Carton? Carton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谜。从开始他在法院上漫不经心的表情,到后来,神奇的出现在了法国,狄更斯只是描写他,却从来没有给出解释。为什么...

评分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生于1812年,卒于1870年。《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发表于1859年,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双城记》在问世之甫即遭到种种奚落。有传闻说狄更斯在阅读《星期六评论》上对《双城记》的抨击之后,竟然昏迷不醒,卧病数月。...  

评分

狄更斯的此书最初读到的只是片段,后来找来完整的全书来读,这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过去多年之后,对于此书最深刻的印象却不是关于主人公的爱情线,而是那些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描写。书中的法国大革命似乎不同于我们历史教科书的那场大革命,各种残暴与死亡交织其中,这或许...  

评分

我只想聊聊Carton,他是整部小说我唯一深爱的人物。当然,相信还有很多其他有自虐倾向、自卑情结、柏拉图情结的读者爱他。 狄更斯本人一定也偏爱他,所以对他的描写才费尽心机。《双城记》的人物性格大多比较单纯,从出场那一刻就一目了然:露西是温柔贤良的;曼内特医生是沧...  

评分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生于1812年,卒于1870年。《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发表于1859年,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双城记》在问世之甫即遭到种种奚落。有传闻说狄更斯在阅读《星期六评论》上对《双城记》的抨击之后,竟然昏迷不醒,卧病数月。...  

用户评价

评分

当看到开篇的那段非常著名的排比句之后,我就知道是十分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读下去的书;那些大段的繁复描写、大段的拐弯抹角的议论以及大段的充满繁文缛节对话,确实需要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和场所去适应这种节奏,排除了班车、厕所和床头后,我决定在午休时间把它拿下;不过还好,差不多在看到第四章时找到了诀窍——紧紧抓住主线(似乎所有世界名著类的作品都适用这一原则);

评分

看完狄更斯的《双城记》,法兰西大革命的血腥和疯狂,以革命之名,降汝之罚!吉洛汀的恐怖,是丧失灵魂的人性之平庸之恶和乌合之众的迷狂。永铭心版,马奈特大夫、卡顿、夏尔·达奈、劳顿……这些名字是良知的代名词,crazy的乌合之众不可能建立一个人间天堂,只会将人间幻化成地狱、鬼魅之城。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以及所有“革命”的字眼相联系的事物,希冀他们渐行渐远,永远不要再回到人间!

评分

双城记作为狄更斯晚年的作品,相对于早期作品来说充满了人文关怀,这点颇为难能可贵。但不得不说,上译的这个版本阅读体验非常差,翻译似乎在显摆自己的中文词汇水平,以至于最后快成为我的识字教材了。

评分

严格来讲是四星半,略微蹩脚的翻译是唯一的美中不足,可是狄更斯所奉献地如此完美地一部小说,实在不忍心让我给出低于五星的评价,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我感知到你的存在并感谢你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评分

“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