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

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國著名哲學傢,唯意誌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傢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傢産萬貫,但不得誌,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錶瞭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瞭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錶象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裏。53歲齣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權本華成名,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1860年9月21日在法蘭剋福病逝。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 阿圖爾·叔本華
出品人:
頁數:281
译者:韋啓昌
出版時間:2011-1-1
價格:32.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208094291
叢書系列:叔本華係列
圖書標籤:
  • 叔本華 
  • 哲學 
  • 西方哲學 
  • 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 
  • 哲學&思想 
  • 經典 
  • 悲觀主義 
  • 德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所收錄的是德國著名哲學傢叔本華(1788-1860)討論人的道德、自由的5篇文章。道德或者不道德在叔本華的哲學中有著精確的含意界定,道德關乎人的意欲(本性),與智力、認知沒有直接的關聯。探究的就是人的本性及其發揮的規律,還有就是道德在人生中的含意。

人的總體命運卻是沉重殘酷的,那是掙紮、受苦和死亡的命運。

一個人受的苦越多,就越早達到生活的真正目的;而一個人生活得越幸

福,就越發延遲達到這一目的。

事實上,痛苦是一個淨化的過程。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隻有經過這一淨化過程纔會神聖化,亦即從生存意欲的苦海中迴頭。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因为生存所以利益,因为利益所以人普遍的物质化而实在性,普遍只看到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物质利益的事情,一切以物质目的为前提,很少有人象叔本华与康德一样全力只为哲学本身而做它,很少有人关心精神的成长。虚伪与恶劣及迎合他人与时代或者政策的作品往往受人追捧,而真正有价...

評分

評分

1.《哲学必然性的学说》普里斯特利 “如果一个人为自己在过去所做出的某一行为而懊恼和责备自己,那他可能会幻想如果自己再度处于相同的情势下,他将会做出不一样的行为。但这只是幻想而已。如果这个人认真审视一下自己,并且把所有外在情势考虑进去,那他就会满意地发现:只...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沉得下心來讀 就是本精彩絕倫的書 幸好我當時能靜下心

评分

痛苦是一個淨化的過程/ 一個人受的苦越多,就越早達到生活的真正目的;而一個人生活得越幸福,就越發延遲達到這一目的。。。。 被吃力開荒的大腦

评分

我操,後兩篇的有些觀點實在是太牛逼瞭,雖然讀的時候有一點點驚訝,但還是覺得好有道理。我偶像王朔對說謊這一行為的看法竟然跟叔本華不謀而閤瞭,果然我崇拜的人都很相似。

评分

上承康德,下啓尼采,叔本華的文字大概是哲學傢中最清晰不晦澀的瞭。自由意誌的老問題作者給齣否定的答案。道德一篇完全贊同,於實用之外考慮人本身嚮善的可能性。

评分

我操,後兩篇的有些觀點實在是太牛逼瞭,雖然讀的時候有一點點驚訝,但還是覺得好有道理。我偶像王朔對說謊這一行為的看法竟然跟叔本華不謀而閤瞭,果然我崇拜的人都很相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