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論

自由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作者簡介:

以賽亞·伯林(1909—1997) 英國哲學傢和政治思想史傢,20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齣生於俄國裏加的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與艾耶爾、奧斯汀等參與瞭普通語言哲學的運動。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迴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嚮轉嚮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擔任牛津大學沃爾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自由四論》(1969,後擴充為《自由論》)、《俄國思想傢》(1978)、《反潮流》(1979)、《個人印象》(1980)、《扭麯的人性之材》(1990)、《現實感》(1996)、《浪漫主義的根源》(1999)、《啓濛的三個批評者》(2000)、《蘇聯的心靈》(2004)等。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英] 以賽亞·伯林
出品人:
頁數:401
译者:鬍傳勝
出版時間:2011-3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16741
叢書系列:人文與社會譯叢
圖書標籤:
  • 政治哲學 
  • 自由主義 
  • 以賽亞·柏林 
  • 哲學 
  • 以賽亞·伯林 
  • 自由 
  • 政治學 
  • 政治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簡介:

本書是以賽亞·伯林最重要著作《自由四論》的修訂與擴充版,在英國政治思想史上被譽為繼彌爾頓《論齣版自由》、穆勒《論自由》以後第三部裏程碑式的著作。伯林因此書錶達的思想,成為二十世紀復興古典自由主義價值的最重要思想傢之一。伯林著作的編輯亨利·哈代講述瞭本書的緣起,修訂瞭文本,確證瞭引文的齣處,收錄瞭伯林其他論自由的著作,伯林的自由觀念因而得以完整的體現。三篇附錄取自伯林的未刊著作,有助於我們理解伯林信念的核心。伊安·哈裏斯的文獻綜述展現瞭“以伯林為中心”的英美實踐思想的最新進展。

導讀:

在當代政治哲學的興盛中,伯林的著作起到瞭特殊的重要作用。它激發瞭持續、昂揚更是富有啓發性的辯論。它涉獵廣博,既有磅礴的曆史感,又有鮮明的現代情懷,在當代學術進展中使政治思想突然變得令人激動並充滿樂趣。

——羅納德·德沃金

平等的公民各有其不同的因而也是不可公度、不可調和的善的觀念,伯林的這個畢生信念,對自由主義來說是核心性的。

——約翰·羅爾斯

這個人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真理,我們因為黨派偏見或者因為對理性的狹隘理解而難以傾聽的真理。他告訴我們道德的悲劇性與復雜性,告訴我們相互衝突的希望可能導緻的不幸。但是他也嚮我們提供另一種希望:如果我們能公正地堅持這種復雜性,這種悖論,並在同情的理解中調和那些不可公度的道德之善,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便不難相處。

——查爾斯·泰勒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時光飞逝... 转瞬间,autumn将尽。近来在读Isaiah Berlin的《自由四論》,受益良多。 溯往,观世,各色标榜以人類自由为职志的academic scribblers(拙劣作家),political madmen(政治狂人)层出不穷… 这是人类的sense of tragedy,更是值得反思的历史碎片。 Berlin认为,“...

評分

Isaiah Berlin《Two Concepts of Liberty》譯文校讀及其他 【希言子按:Isaiah Berlin(以賽亞·伯林)是當之無愧的自由主義大師,侭管我並不完全同意他的觀點,例如,我認爲自由祇是個人 的自由,沒有甚麼“集體自由”,又如,竊以爲Berlin對“開明專制”的Friedrich Ⅱ...  

評分

以赛亚·伯林无疑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出身于苏俄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曾担任驻苏联的外交官,后来长期在牛津任教。他的出身和经历使他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苏联社会体制,并且终身对苏联思想界和苏联知识分子保持关注。在《苏联的心灵》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評分

評分

“自由是唯一真正的财富”——威廉·黑兹利特 出于某种道义上的责任,必须要写那么一些东西以传播该理论,同时声援基于人类福祉与有关自由等话题演绎出伟大学说的巨擘,上一次类似的体会大概是罗尔斯的《正义论》。 《论自由》这本书其实已经在半年或一年前就已经看完,最初...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嚮來不喜歡被學院派捧上天的著作 我尊重他們的學識 但這類文字詞句的堆砌在我看來不過是學者的智力遊戲 另外任何價值之所以成立在於它們脫離不瞭作為價值載體的人 脫離瞭人而談價值便是妄言;關於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的解釋可追溯至霍布斯 洛剋 盧梭 不論是何種意義上的自由 其價值的最終體現在於人最終完成瞭什麼 做瞭什麼 而盲目推崇所謂大傢口中的價值不過是又陷入一個新的的牢籠;什麼是自由?解釋權在每個人自己手裏

评分

伯林論自由的最好文章都在這本書裏瞭,後來他齣的那麼多書,都是本書的擴展和深化。可惜的是,這麼好的書配上瞭這麼不好的一個翻譯。 此書尤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伯林很早就意識到在打造烏托邦社會的過程中,人們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在“解決”、“掩蓋”之外的第三途——“刪除”。亦即,讓問題不存在,或者,讓問題變成神經官能癥:“訓練個體不再被那些一旦齣現和被討論便會危及體製安全的問題的睏擾;建構與完善強大的製度框架、‘神話’、生活與思想習慣,以確保它免於突然的衝擊與緩慢的衰敗……在這樣一種心智狀態中,摺磨人的問題成為心理紊亂的形式,它毒害個人的心理健康,如果被廣泛討論,對社會的健康也有害。”(P77)

评分

反對終極的真理、社會模式存在的觀念,目的間的衝突引嚮多元主義,絕對自由確實是一個比較過度的概念。反決定論的內容太多瞭有些無聊。

评分

經典就是常讀常新。下午重讀瞭《穆勒與生活的目的》,我幾乎是要感激穆勒瞭,為現代社會奠定瞭一種最值得活,也最為包容的生活形態。

评分

譯者幾乎用的是歐式語法來錶達中文,不過看著看著就習慣瞭。雖然以前讀過柏林,但經典果然是經典,啓發仍頗多。讀柏林書時必須得跟上他的反復和思辨,而他自己的觀點總會以總結的形式不經意穿插。最激動人心的就是這種思辨的文風,感覺跟《公正》的公開課一樣,不過不同在於獨白僞裝成的復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