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提出“天赋人权”,反对专制、暴政。其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
人类是幸运的,人民是伟大的,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总有人指引前进的道路,人民总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存在着三种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学说:孟德斯鸠主张立宪君主制,伏尔泰主张开明的君主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一、背景 卢梭(1712-1778)生于新教城邦日内瓦,但其一生业绩和身后影响主要发生在法国,死后葬于先贤祠。 卢梭生活在新旧交错的年代,专制制度已是众矢之的,现代社会也初现轮廓,这多少也是卢梭思想亦古亦今的一个外因。在卢梭生活的年代,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到法国。卢...
评分学术的进化,日新月异,2、3百年前的理论,现在看来必然是过时的;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表现出的智慧,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涤荡而黯然失色。这大概就是经典作品值得后人一读再读的原因:不仅为了学习它的内容,更是为了领略那隐藏在内容背后的,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巅峰。 本...
评分卢梭在两个多世纪之前的这本著作也许是第一次甚至也是最后一次如此清晰的描绘了人类社会应有的完美图景。它不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当然更不会是被中国特色化了的社会主义。 它甚至简单到只有寥寥100多页的篇幅,论述...
评分1 孟德斯鸠主张立宪君主制,伏尔泰主张开明的君主制,而卢梭主张民 主共和制。伏尔泰虽然是一位自由主义思想家,但他不主张赶走国王。 2 我发现,所有一切问题的根子,都处在政治上。不论从什么角度看,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不是他们的政府的性质使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就...
评分一、背景 卢梭(1712-1778)生于新教城邦日内瓦,但其一生业绩和身后影响主要发生在法国,死后葬于先贤祠。 卢梭生活在新旧交错的年代,专制制度已是众矢之的,现代社会也初现轮廓,这多少也是卢梭思想亦古亦今的一个外因。在卢梭生活的年代,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到法国。卢...
越读到后面越精彩,卢梭的文字充满了感情。观点就不评价了,想到这样一本讨论民主、权力、政治体制的书是乾隆二十四年出版的,反观当下,令人唏嘘。
评分社會契約論到底是性善論。我覺得末尾附的初稿顯露的思路比一卷六章的合作論更吸引人,惡意著眼,悲觀人類,把初始狀態的人視作強盜,這是一桌賭局,人爲了互相競爭利益、互相剝奪對方的財富並且合法而訂立契約。此時善人也不得不拿起刀槍防備他的族人,so sad。給四星的原因是我異議 P151&156
评分第四卷开始有点混乱
评分自然状态下危及生存,而团结就是力量。是什么使国家成为一个整体的?是它的成员的结合。进而,是什么把他们结合起来的?是成员们的公约。作为立法体系最终目的的自由与平等,不仅成为了政治共同体成立的基础和起源,同样是一种更有利的交易:以一种不稳定不可靠的生活方式去换取一种更美好的更可靠的生活方式,公约保证了自由与平等。为了让公约具有力量,必须有法律,法律乃公约的普遍性的规定,任何一种以个别对象为目的的职能,都不属于立法权的范围。法律需要执行,为此需要政府,即介于臣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主权者的执行人。按照卢梭的比率算法,行政官越多,政府越弱;但行政官越多,团体意志越接近公意,因此关键是如何调整到一个最有利于国家的比率。卢梭倾向于贵族制政府,民主制难以实现。
评分可以想象,卢梭在几个世纪前的黑暗中,举着社会契约这把火炬,到处摸索。而这把火炬永不熄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