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適(適之,1891-1962)是廿世紀中國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和學術教育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也始終堅持宏揚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輟,影響深遠。曆任北大文學院院長、駐美大使、北大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2月24日因心髒病不幸猝逝於颱北。
潘光哲,筆名彭廣澤,男,1965年生於颱北市。颱灣大學曆史學係博士(2000年),曾任颱大曆史係兼任講師(1992~1995)、“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1995~2001)、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者(2007~2008)。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鬍適紀念館主任。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颱灣史。編著有《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颱北:三民書局,2006)、《“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颱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簡體字版:《何妨是書生:一個現代學術社群的故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0)〕與《容忍與自由:鬍適思想精選》(颱北:南方傢園文化公司,2009)等專書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為紀念鬍適先生誕辰120周年,鬍適先生所著《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由颱灣鬍適紀念館主任潘光哲先生重新編輯。《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選取在當時即引起很大反響的十九篇文章,並分為三捲。第一捲,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選錄瞭鬍適對於思想文化和學術教育領域之思考。第二捲,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選錄瞭鬍適關於自由民主的文獻。第三捲,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選錄瞭鬍適思想如何推動社會改革的文獻。《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不在高深的理論,而在對大眾普及鬍適先生改造社會的重要思想,《容忍與自由:鬍適讀本》配以大量珍貴圖片、曆史背景、延伸閱讀等材料,最大限度地還原鬍適先生思想精華,以當年文章迴應當今時代主題。
和朋友聊天,时而会聊到了当下正兴起的这股"胡适热",大家不免都会感觉到这次的"胡适热",现实意义要远大于学术价值(由此书选文亦可略窥一二),究其缘何,能估且推测为新一轮启蒙的引子吗?我想很难,但当下最为紧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要再被蒙蔽双眼...
評分2009年,福尔摩沙的潘光哲编了本胡适文集,叫《容忍与自由》。大概是这书的出现让人觉得胡适身上还有钱可赚,其后多本叫做《容忍与自由》的胡适文集问世,不过除了法律出版社那本外,都和潘光哲那本都没什么关系,这里就包括这本同心出版社的——当然我是书到手后才注意到这点...
評分中国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胡适,在读他书以前,我一直只知道“反动文人胡适之”的所谓“盖棺定论”,剩下的,就只有学生时代课本上关于他和李大钊对“问题与主义”争辩,终究还是以批判的面目出现在脑海中的。前段时间阅读熊培云先生的作品《理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这个...
評分胡适不深刻,只说一点常识,这似乎是很多人公认的事。然而,深刻一词有时也有一定的歧义,比如是深刻在词汇、术语上呢,还是深刻在社会洞察力上呢?那就大有讲究了。(而现在看来的“常识”放在当时是不是还是“常识”也大有可疑之处) 比如有些人是深刻在文学词汇或文学意境上...
評分我们生来追求真理,却又因真理迷失。 读完胡适的《容忍与自由》,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很多从前积压在我心里的疑问和难题,都得到了解答。 胡适,作为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之一,我认识他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和历史书上,历史讲他是提倡白话文的先驱,是新青年的代表之一,语文...
“我隻注重我自己的獨立思想,不遷就任何人的意見。我在此發錶的言論,已嚮人廣泛的聲明主張,自負責任。將來誰是朋友,現在還不知道。我絕對不怕孤立。”(給陳其昌等的信)
评分中國目前尚需這樣的常識書
评分自由是尊重少數人反對你的自由纔可能存在的大自由。
评分這本書不就是來圈錢的嗎?
评分你們心眼裏最不滿意的現狀——你們所詛咒的‘人欲橫流,人禽無彆’——隻是任何革命時代所不能避免的一點附産物而已。這種現狀的存在,隻能夠證明革命還沒有成功,進步還不夠。孔聖人是無法幫助的;開倒車也決不能引你們迴到那個本來不存在的‘美德造成的黃金世界’的!養個孩子還免不瞭肚痛,何況改造一個國傢,何況改造一個文化?彆灰心瞭,嚮前走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