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 ),美国作家、剧作家。生于美国罗得岛州。一九三七年随家迁至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于田纳西大学主修文科。一九五三年,加入美国空军,服役四年。一九五七年重返田纳西大学,期间在学生报纸上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一九六一年,麦卡锡举家迁移至芝加哥,在那里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果园守门人》。
科马克·麦卡锡迄今共写有十多部作品。“边境三部曲”中的《骏马》曾获一九九二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评论界图书奖。二○○六年《纽约时报》评选“过去二十五年出版的美国最佳小说”,麦卡锡一九八五年出版的作品《血色子午线》名列第二,此书也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百部英文小说之一。二○○七年,他凭借小说《路》获普利策小说奖。
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科马克·麦卡锡的转型之作。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得克萨斯州西南部的美墨边境,围绕三个人物(莫斯、苏格和贝尔)展开。猎手莫斯是一个越战老兵,一次打猎时发现了一个枪战遗迹,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下一车海洛因和2400万美元现金。莫斯带走了钱,却因此被受雇追回这笔钱的杀手苏格追杀。警探贝尔一直为自己在二战时的行为所困扰,人到中年,他试图弥补21岁时犯下的错误,因此在调查毒品犯罪时,他想尽办法用法律保护莫斯和他年轻的妻子。该书于2007年被翻拍成电影,并获得第80届奥斯卡奖的四项重量级大奖。
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曾于2008年在全球公映,电影为观众留下一个再难忘掉的杀手形象——蓝得像天青石一样的眼睛、既炯炯有神又高深莫测——读这本小说相当于阅读那部电影的纪录。 科恩兄弟将原著删剪成“杀手追杀捡黑钱牛仔”的单线故事,并使部分情节更简明,但将原著的人物...
评分是在一个压抑冗长的下午看完整本书。 开始一直在怀疑和揣测阅读这本对我来说,没有丝毫文笔风格,寓言理念,杂长空洞的小说是不是浪费时间和经历。尤其在这样单调的下午,数度让我不耐烦地起身。而本着“奥斯卡”的名号,我还是“无可奈何”地读了起来。事实证明...
评分1、 看科马克•麦卡锡的《老无所依》,好比听涅槃乐队的主场柯本唱《少年心气》(Smells Like Teen Spirit),是一件痛快并痛苦的事。 麦卡锡和柯本虽是两个世界的男人,《老无所依》和《少年心气》承载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力量,但他们对现代文明都表现出头也不回的坚决...
评分在amazon、 goodreads、豆瓣上读了不少书评。没有一个人回答我想问的问题。 这本书跟复杂系统有什么关系? 也没有一个人能清楚地解释,齐格的哲学在这个故事中意味着什么。 作者麦卡锡在圣塔菲研究所生活了四年,并在此期间创作本书。作者较疏离于文学圈子,却交好于科学家...
评分看了译后记才知道原来是《路》的作者写的书……我看书还真是没有系统性啊……
评分这个版本的译文是不是有问题...比起故事的主线,更喜欢贝尔的独白。
评分好酷啊,这本书
评分“要怎样才能战胜你不愿承认其存在的东西”/“这一切都是始于人们放任自己的不礼貌”/"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你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
评分即使电影看过三遍,小说精彩处依然让人兴奋。文风黑色入骨,无幽默,无煽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