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译者简介:
臧仲伦,1931年出生,江苏武进入,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专著有《中国翻译史话》,译著有《克莱采奏鸣曲》、《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托尔斯泰最奇特的作品,当年发表后,俄国审查官只允许发行普通人难以承受的高价版本,美国邮政禁止邮寄刊有《克莱采奏鸣曲》连载的报纸,西奥多·罗斯福看了此书后说:托尔斯泰是个性变态者。
*以下全是无意义的吐槽和反省,非书评* 我是一个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只能拿一半的分,高考语文只能考及格的人。 想看《伊凡伊里奇之死》,结果买回来的书把《克罗采奏鸣曲》排在了第一篇,看着不厚,于是开始读了起来。忍着不习惯、不适应、不喜欢、不理解,终于把它看完了。整个...
评分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评分读完最后一页,把书合上,再看一眼书背上的推荐语:“这本小说可以看作是对男性嫉妒心理的精彩描述,探讨一个男人如何渐渐变成一个嫉妒狂魔的最佳范本”,把“嫉妒”两个字拿去,大概更恰当。一共六个或长或短的故事,散布发表于1873至1889年之间,“是对男性心理的精彩描述,...
只有真正自信的人才会诚实,无所隐晦,大师竭尽所能的真实的和自己和别人对话,无非他有能力感受到真实
评分比起男人的堕落,男孩面对青春期的困惑、恐惧更吸引了我,昨天读德米安时黑塞也触及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隐晦的前史,女性难以了解,而男性又讳莫如深,如此重要而又几度被边缘,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或许是一生的十字路口,然而挣扎着穿过的人却不愿回头直视,是男性的自以为是也是脆弱之处。感觉应该是社会学和教育学需要关注的。感叹托翁的真诚,同时也总觉得托翁和劳伦斯或许有的一聊。
评分这一本如果再加上《魔鬼》这一篇,那简直是托尔斯泰中篇小说王冠上最顶层的珍珠了。
评分这一本如果再加上《魔鬼》这一篇,那简直是托尔斯泰中篇小说王冠上最顶层的珍珠了。
评分“我真想拜倒在你的脚下,但是我知道这会使你不安的。谢谢你,看在基督的分上饶恕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