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联想风云:关于一个人、一个企业和一个时代的记录》内容简介:《追随智慧》、《联想风云》、《中国的新革命》这三本书,都是在2P世纪第一个十年完成的。从很多方面看,中国在这几十年经历了西方世界几百年经历过的变化,但是从另外一些方面看,这个国家仍然顽固地保留着旧时代的特征。中国人第一次被日新月异的商业革命所激励。这又导致了他们对意识形态革命的普遍的厌恶和摈弃。新革命取代了旧革命,对于利益的追求成了人们行为的动机。这是一个伟大的进程,包含着一连串耀眼的成就.也包含着层出不尽的丑陋勾当。光明与黑暗交织在一起,新思想和IB思想此起彼伏,促使我的写作发生了一个改变,从关注这个国家的政治进程转而描述她的商业进程。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有点奇怪:为什么就是我个人尤其喜欢这本书? 这是一本给我激情的书。每每读起,总是激情澎湃,我总是容易陷入到这一种情绪中。 这是一本讲联想历史的书,但是同时也是一本写人的书,柳传志,郭为,杨元庆,每一个人身上都具备了很多值得让我们学习的地方...
评分http://bizchedan.blogspot.com/2007/08/blog-post_13.html 8月2日,联想发布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6月净利润6684万美元,相当去年同期的12.8倍,远高于此前路透财经分析师3200万美元的平均预期。本季度销售额39.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时值并购IBM PC业务两年,联想董...
评分在联想头20年的发展过程中,柳传志的烙印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象柳这样的人,不可能有联想的今天。 联想创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虽有很好的历史机遇,但社会的观念尚不如今天如此开放。柳传志在年进不惑开始自己的创...
评分1.企业非儒http://logichis.blogbus.com/logs/48488500.html 2.父子情深http://logichis.blogbus.com/logs/48488502.html 3.义利之辩http://logichis.blogbus.com/logs/48488503.html 4.分家在四月http://logichis.blogbus.com/logs/48488504.html 5.企业有罪http://logichis.b...
评分在联想头20年的发展过程中,柳传志的烙印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象柳这样的人,不可能有联想的今天。 联想创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虽有很好的历史机遇,但社会的观念尚不如今天如此开放。柳传志在年进不惑开始自己的创...
他是一个梦想家,在看惯了种种不平和残忍后,又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
评分可读性很强。历史果真是成功者的注脚。
评分他是一个梦想家,在看惯了种种不平和残忍后,又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
评分他是一个梦想家,在看惯了种种不平和残忍后,又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
评分2018BOOK49:说来话长,自己是因为在《激荡三十年》里频繁看到凌志军的名字才知道这个作者的,于是开始读他的代表作。联想这两年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5G投票时间跟成为全球最大亏损股的事情了。这本书因为成书时间较早,收购IBM PC的事情还没有写入正文。但是不妨碍这本书的可读性,从一个读者来说,对于我来说了解了九十年代的汉卡跟PC市场、知晓了联想那几位著名的经理人是做什么“崛起”的,也知道了“倪柳之争”的来龙去脉。最后对于公司接班人问题有了新的思考。文章中着墨不多的是孙宏斌部分,但是依然做到了面谈专访的形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