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賡哲,男,祖籍山東,1971年生於陝西鹹陽。武漢大學博士、南開大學博士後 ,現任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嚮為隋唐史、醫療社會史。曾在《中國社會科學》、《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權威、核心期刊上發錶論文多篇,在學術界産生較好反響,許多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光明日報》、《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或摘編
觀點,曾多次獲得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陝西省高等院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
本書係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該項目的根本目的在於以疾病、醫療為視角觀察唐代曆史。全書共分十二章,分彆論述:唐代主要疾病考——以敦煌寫本《新菩薩經》、《勸善經》為探索渠道;唐代官方醫療機構的局限性;民間醫人水平評估——由“福醫”、“時醫”現象說起;中古醫籍受眾淺論;唐代藥材産地與市場;醫巫並行的時代——咒禁術的退縮與保留;高原疾病與戰爭;唐宋民間醫療活動中灸療法的浮沉——一項技術抉擇的時代背景分析;蓄蠱之地——一項文化歧視符號的遷轉流移;疾病觀與唐長安城的嬗變;疾病、卑濕與中古族群邊界;割股奉親緣起的社會背景考察,並附錄一篇《被懷疑的華佗——中國古代外科手術的曆史軌跡》。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尚未擺脫傳統做法,名過其實
评分開國縣公 河南尹崔子惠賜,讓人耳目一新,第九、第十一章值得商榷,四、五最細緻,其它也都很好看。
评分餘新忠那書算內地醫療社會史的開拓作品,此書則算是內地醫療文化史的開拓性作品吧?雖然離颱灣梁其姿他們還有些距離,但不少篇目都挺有意思的,比如,關於我的傢鄉郴州,除瞭貪官齣名,那句“船到郴州止,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擺子”的俗語也很齣名。於先生認為,北人對南方“卑濕”有著強烈恐懼,這有一定現實基礎,但也慘雜瞭不少想象和偏見,尤其是卑濕被賦予瞭文化意味,成為瞭南方形象惡劣、凸顯北方文化優越感的一種符號。 一般認為,利用“科學-綠色話語”奪取話語權,是現代社會纔有的事情,比如,你經常去吃麥當勞,批評者不會再把“貪吃”與壞品性聯係在一起瞭,但會用科學告訴你:“吃吧吃死你,小心三高!”。可從北人想象“南方卑濕”塑造文化優越感來看,人類對“科學-綠色話語”的利用早就有啦。
评分於賡哲老師可謂中古醫療社會史領域的佼佼者。很多觀點很有啓發性,比如關於南方的蠱毒、卑濕等問題。附錄華佗那一章沒看。
评分許多章節都寫的很好啊,重點推薦關於民間醫、蠱術及華佗聲望的部分=v=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