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1911年,黑龙江省呼兰县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全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出版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目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抵香港,之后出版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目病逝于香港。
《呼兰河传•生死场》的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呼兰河传•生死场》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
1、鲁迅的预言 1936年5月,埃德加·斯诺在去延安前最后一次拜访了鲁迅。当时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正在为斯诺编选的小说集《活的中国》撰写题为《现代中国文学运动》的长篇论文,受其委托,斯诺向鲁迅询问了23个大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是:包括诗人和...
评分萧红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就像她的名字。 “萧”,有秋天的感觉,寂寞、悲凉。萧红的文字读来总是让人觉得有很深很深的寂寞感。但是这种寂寞绝不是声嘶力竭地喊出来的。相反,萧红表达寂寞悲哀之类的感情一直相当克制,她只用很淡很淡的语气言说寂寞和悲哀,又沉静又温软...
评分我读呼兰河传时是个闷热夏夜,连空气都粘糊糊的,但对着薄薄的的一本连书页都略有些泛黄的小说,只觉得满纸苍凉,力透纸背的苍凉。 像她自己说的一样——“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书中曾有一段写到扎彩铺,“要做人,先做一个...
评分萧红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就像她的名字。 “萧”,有秋天的感觉,寂寞、悲凉。萧红的文字读来总是让人觉得有很深很深的寂寞感。但是这种寂寞绝不是声嘶力竭地喊出来的。相反,萧红表达寂寞悲哀之类的感情一直相当克制,她只用很淡很淡的语气言说寂寞和悲哀,又沉静又温软...
评分(前话:这是我去年写的一篇文章,本没打算过贴到这儿来。今天发觉豆瓣没有关于萧红的评论。无需多言,推荐萧红的小说《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不限此册) 正文:关于萧红的传记很多,大概很多人都是先了解到一点她的身世,其次才读到她作品吧。我却不是,在我读书的历...
天涯上看了萧红、萧军的八卦才想起来看书。
评分小姑娘什么的我最喜欢。
评分那个时代的丑陋。
评分《呼兰河传》很好看,我很喜欢乡间的那种味道。《生死场》不大喜欢。
评分天涯上看了萧红、萧军的八卦才想起来看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