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市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其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和领域包括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地区安全;中国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中国改革三步走》作为一项系统的历史工程,任何改革都具有历史连续性。对改革问题的研究必须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再者,改革既具有系统性,也必须具有阶段性。改革具有系统性。就是说。各方面的改革都是紧密相关的;任何一项改革,如果没有其他改革的配合,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改革也具有阶段性,就是说,各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同时完成,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逐步进行。
作者的基本观点,中国的改革按照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最后政治改革的步骤推进。每一阶段的改革有焦点和主题,但也部分地推进其它领域的改革,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超级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民主化只能在国家基本制度(特别是法治)健全之后才能实现,否则只能换来质量低劣...
评分《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版,36.00元。 为什么要改革:制度长期存在之必须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南方讲话被认为推动了其后的改革进程,一扫彼时僵持的争论和分歧。20年后的今天,改革仍然是各方的话语和旗帜。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突出,贫...
评分《改革及其敌人》,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版,36.00元。 为什么要改革:制度长期存在之必须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讲话20周年。南方讲话被认为推动了其后的改革进程,一扫彼时僵持的争论和分歧。20年后的今天,改革仍然是各方的话语和旗帜。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突出,贫...
评分作者的基本观点,中国的改革按照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最后政治改革的步骤推进。每一阶段的改革有焦点和主题,但也部分地推进其它领域的改革,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超级认同作者的一个观点:民主化只能在国家基本制度(特别是法治)健全之后才能实现,否则只能换来质量低劣...
评分这是一本把很多次的采访、专栏合并到一起的一个文章集。谈了很多,但我觉得不够深入。 作者所说的三步走是: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这三步应该依次进行,不能颠倒。作者尤其指出不能先进行政治改革。所谓政治改革,一般是指政治民主化。当然,每一个阶段不是...
书分上下两部分,其实看完第一部分就好了,基本上前半部分是郑比较系统的阐述自己的观点的部分,相比他的其他书的文集部分要好很多,后半部分基本上是各种采访文集了,都是在复述自己前半本的理念的感觉,偶尔有两篇有新的东西值得一读,但大部分文章感觉都是在复述,感觉出版社有凑页数的嫌疑。然后郑的观点其实还挺独特的,没有所谓主流价值观里面对西方政治民主的谄媚,也没有对中国模式的五毛性质的吹捧,对中国的现状有理解,有认识,有褒奖,有批评也有建设性意见,刚开始看感觉不像是做学术研究的,因为没有做学术研究时候罗列数据的那种严谨论证过程,只有单纯的观点逻辑输出,读起来让人不太信服。整体来说还算不错的一本书,但是因为后半本凑字数的原因,本来想给4颗星的,但想想其中观点对我的认知改进还是给出5颗星作为力荐!
评分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 算是已经读过了,郑永年厉害,吴敬琏也很厉害,仰慕这些大师。
评分郑永年不错,对于民主的功能与局限的分析很到位,和赵鼎新一个思路
评分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 算是已经读过了,郑永年厉害,吴敬琏也很厉害,仰慕这些大师。
评分China's Reform: A Roadmap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