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搞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價“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鞏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世間不管什麼大師或是名傢,他們的“經典”、 “傑作”,終究是一傢之言。
林語堂在20世紀30年代就成瞭國內享譽盛名的幽默大師。在1936年告彆上海文壇以後,他在海外專事英文寫作,介紹中國文化。曾齣版過英文著作三四十種,每一部作品通常都有七八種版本, 《生活的藝術》最為暢銷,在美國就齣40版之多。美國文化界把林語堂列為“20世紀智慧人物”之一。1975年,在國際筆會第41屆大會上,他當選為總會副會長,並提名為諾貝爾文學奬的候選人。在國際文壇上,林語堂確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傢。
麵對這樣一位“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大師和學貫中西的著名學者、作傢,麵對他著作等身、眾見不—的洋洋作品,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閱讀和吸收他作品中的智慧和養分呢?
大師者,從人到文,有其可觀之“大”,也有難以求全責備之“小”。在中國的國門越開越大之際,讀讀林語堂的作品,看看他走過的道路,對於當今我們更多地瞭解世界和世界更多地瞭解中國,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肯定是大有益處的。對大師的東西,我們正確的態度和做法應該是取真之“大”,棄真之“孫”,你說是不是這樣呢?
朱红色的大门最近才漆过一层。那镀金的手扣环在门上闪闪发光。这座大门高约十二尺,宽约十尺。炫耀着建这幢大宅的大官气派。地砖泛着深红色,似乎不是现在铺的,每块是一尺半见方。门厅两侧的门房屋子特别宽敞。令人忆起几十年前,房子是房子,空地是空地的时代。正门上...
評分这本书适合35岁以上的人读,太早读,理解不了老子的良苦用心,太晚读,很多事情想明白已晚,会走了不少弯路。 《老子的智慧》里面讲的老子的几个思想: 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è),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評分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很伟大的哲人,中国人相信孔子的人文主义,但是另外很重要的便是老子,老子是降世的大宗师。老子曾经描述过扬子江(长江),我也到过扬子江去。老子所讲的道,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昆达里尼,灵性的能量。老子是个诗人,他所描述的方式是很隐晦,很微妙的。许多人也...
評分作者将老子和庄子的结合起来讲,将相似的思想放在一起,让读者对比阅读,这样从庄子来探究老子,从老子来理解庄子。融汇贯通,更深地理解道家思想。 常言用道家养生,用儒家入仕。道家思想确实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心胸开阔。但是,道家的崇尚本性,愚民等的思想在这样一个现代社...
上士聞道,勤而習之!自勉。
评分感覺是老子解釋的非常到位的一本書。
评分低調 不爭 無為 適閤我讀的 作為學術研究的價值很高 大量的與孔子莊子學說作對比 使我這樣一個門外漢很是鬱悶
评分小時候愛讀這個被老爸批評...
评分小時候愛讀這個被老爸批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