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代爾是孤獨者,也是眾人膜拜的對象。說其孤獨,是因其強調要剋服存在於社會科學中的分割,實行一個普遍的大聯閤,但時至今日,似乎還不夠成功;說其風騷,那是因為他太過成功,吸引瞭太多眼光,讓人難以超越,世界各地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衝力。布羅代爾的史學思想與方法影響巨大,他的總體史觀與長時段觀念不僅成為年鑒學派的支柱性理論,而且超越瞭學科本身,對人文學科諸領域都産生瞭廣泛且深遠的影響。
布羅代爾爆冷門,美國曆史學領袖之一——早期近代歐洲史專傢加萊特·馬丁利(Garrett Mattingly)覺得挺高興,但也並非全無微詞。雖然他承認該書是“巨大的”、“厚重的”、“感人的”以及“深刻刺激性的”,但仍認為該書在概念和技巧之間並不平衡。馬丁利對布羅代爾對“傳統史學”的描述以及布氏對“新(‘勢不可擋的法國的’史學”的贊美略微有點惱怒,他發現第三部分(最明顯地接近傳統的,但對他而言也許仍是最重要的)乃是“令人失望的”和“馬馬虎虎的”。此外,布羅代爾讓法國人直麵他首選的地域,該意嚮是有傾嚮性的:因為布羅代爾通過誇張那被推斷描繪和強製延伸齣來的“潮濕的撒哈拉荒野”,“輕視瞭”這個“大海本身”。作為費弗爾的門徒,布羅代爾對航運和航海都有更好的理解,他本來人被迫“修正(他的)許多結論”(Mattingly,1950:351—359)。
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們對布羅代爾的傑作迴應極少。和他的同事貝林一樣,哈佛大學的知識史專傢斯圖爾特·休斯(H.Stuart Hughes)重申瞭這種否定。他認為該書不值得列入布洛赫—費弗爾計劃(Bloch-Febvre project),斷然拒絕接受它;這本書因為“枝蔓橫生沒有主乾”,缺乏“清晰可辨的核心綫索”,是難以理解的,並且對歐洲史研究沒有重大的影響(Hughes,1968:58)。……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做報告寫論文參考,不好看……
评分均為美國Review雜誌選文,並附77-03年刊文篇目。卡普蘭論布羅代爾在1960年代學界位置、阿明論古代世界體係與近代資本主義世界體係兩文較耐讀。其他文章散碎,做學科史更有用。翻譯硬傷不少,且是世界史專名,奇葩如“當噸”。主編能否至少通讀統一重要譯名?
评分做報告寫論文參考,不好看……
评分至少有助於瞭解布羅代爾這位堪稱20世紀最重要的曆史學傢。
评分均為美國Review雜誌選文,並附77-03年刊文篇目。卡普蘭論布羅代爾在1960年代學界位置、阿明論古代世界體係與近代資本主義世界體係兩文較耐讀。其他文章散碎,做學科史更有用。翻譯硬傷不少,且是世界史專名,奇葩如“當噸”。主編能否至少通讀統一重要譯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