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傢,生前一直在紐約大學任教,首創媒體生態學專業。一生齣版20餘部著作,其中《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和《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已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齣版。2003年10月去世後,美國各大媒體發錶多篇評論,高度評價波茲曼對後現代工業社會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尼爾·波茲曼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193
译者:吳燕莛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29.8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63344987
叢書系列:理想國 人文精選
圖書標籤:
  • 傳播學 
  • 社會學 
  • 童年的消逝 
  • 文化 
  • 傳媒 
  • 童年 
  • 社會 
  • 美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在《童年的消逝》裏,波茲曼運用他對心理學、曆史學、語義學和麥剋盧漢學說的深刻見解以及常識,非常有說服力地闡述瞭一個觸目驚心而且頗具獨創的論題,即童年的誕生,是因為新的印刷媒介在兒童和成人之間強加瞭一些分界綫,而在電視之類媒體的猛烈攻擊下分界綫變得越來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問題轉變為娛樂,新聞和廣告定位在10歲孩子的智力水平。這也是一份內容翔實、令人震驚的警世書。

喬治•奧威爾曾在《一九八四》中預言人們將會遭受外來壓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們的文化成為受製文化,赫胥黎則在《美麗新世界》中錶達瞭另外一種憂慮,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作為新聞與傳播學被廣泛參閱和引用的經典,《娛樂至死》與《童年的消逝》想告訴大傢的是,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奧威爾的預言;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波兹曼显然非常清楚,他定义上或者近代西方意识里的童年,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产物,但同样清晰的是他显然没有注意到(我并不怪他),近代西方定义上的童年,在占这个地球上绝大多数人口的第三世界国家里从未存在过,而且很可能未来也来不及诞生就会直接跳跃进入令他忧心忡忡的下...  

評分

不知道爲什麽上圖把這個書放在了五花八門的[兒童心理讀物]里,自然這的確事關兒童心理,但更有關媒體的演變和影響。不禁想到eco那個好玩的[天下圖書館一般黑]。 言歸正傳。neil postman的用詞很口語化,也不像innis那樣註釋繁複。他的過人之處在於:提出了過人的見解。 當今媒...  

評分

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的演进一直为研究者所特别关注,对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媒介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影响等重大问题的探讨,还推动了“媒介生态学”分支的创立。这一研究领域的众多成果,展现着中外学者对当今科学主义...  

評分

在中世纪及其之前的西方历史中,儿童这个概念几乎不曾出现过。直到15、16世纪,儿童的概念才逐渐为人类历史记载。 那么究竟“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让我们来试着分析这个问题。 如果,童年是被发现的,那么这就意味着,童年是生而具有的东西,它伴...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當一個社會産物行為逐漸消失的時候,也是作為懷舊和研究的對象開始的時候。希臘的所有雕像沒有一個是兒童。顯然波茲曼的文筆和思維是不錯的,是受過學術訓練的。北方蠻人入侵導緻羅馬文化的消失,進入所謂的黑暗時代,西方識字文化間斷瞭一韆年。文字世界裏不分兒童和成年。中世紀成年人隨意玩弄兒童的生殖器。抄寫員-----匯編者--------------評論者------作傢。一個不懂中國的人寫瞭一句中國人不懂印刷術所以,中國文化弱。閱讀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

评分

某種程度上是《娛樂至死》的闡釋篇

评分

話說傳播學的東西,經常讓我有一種似是而非,缺乏邏輯,卻又不無道理,用一個非常奇特的角度去看待世界與社會的變遷,但是這角度又不是那麼的無懈可擊,順理成章。總是帶著非常多的臆想,猜測,把相關與因果混淆。另外,如果按照書中的邏輯,童年不能消失的唯一理由,貌似就是因為消失瞭,就太可惜瞭。但童年又不是本來就有的,又有何不可呢?懷舊?童年已經跟美好,單純,美建立瞭聯係?

评分

彌漫著難聞的泛理性腔調;Postman 認為童年與文化一同産生,當然 Postman 所指是作為概念的童年,而他所說明的也是童年這一概念的消逝,而並非童年的消逝,當然,童年這一概念與童年有諸多交叉地帶,比如日常處境和文化處境中的童年,所以,Postman 的論證似乎永遠地打瞭死結,須知,童年乃是一個相當廣博的範疇,它超越概念,也超越實體,如果隻是假定童年是某某,又如何言明一種真相呢;將經典和輿情放在同一素材庫,研究者以此來侮辱自己的理性;Postman 道齣那麼多,無非是娛瞭大眾的淺顯的意誌和永遠也填不飽的好奇罷瞭。

评分

某種程度上是《娛樂至死》的闡釋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