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教授,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善于思考,勤于撰述。退休后,以其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与他有涉的人,或事缘为诱因,或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潜心著书。著有:《燕山乡土记》、《北京的风土》、《红楼风俗谭》、《北京四合院》、《清代八股文》。还有散文集:《书情旧梦》、《秋水湖山》、《花鸟虫鱼》、《吾家祖屋》。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八股文已经被封上封条,打上红叉,监禁了很久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启功、金克木、张中行等几位先生才比较平实地估价了八股文的利与弊。邓云乡的《清代八股文》也是那时问世的,与前几位先生不同的是,邓云乡对八股文的评价更高,对它的研究也更细。
邓云乡认为,八股文可以培养读书人严谨的精神,可以锻炼出准确简洁的文笔。虽然八股取士有不少弊端,可是从实际的操作角度考虑,不是任何一种考试都注定包含僵化的成分吗?在邓云乡看来,现代的考试、录取方式未必就比八股、科举制度高明多少。书中类似的初看令人惊异、细想颇有道理的论断还有许多,在过分考虑“政治正确”的今天,这些说法可能有点杀毒剂的作用。
把八股文是怎么一回事介绍的很清楚,不过真正要看得懂恐怕还要有点古文功底和传统文化的知识。 八股文是一种科举考试的文章体裁,命题作文,题目都出自《四书》,但格式要求严格,很难写,如同“戴着镣铐跳舞”,能写得好不容易,需经长期的训练。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根据...
评分前些天看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面也说到了,八股文是适应于考试的一种范式,可以更好评判。看这本书应该可以了解更深,让我们看到八股文的另一面
评分把八股文是怎么一回事介绍的很清楚,不过真正要看得懂恐怕还要有点古文功底和传统文化的知识。 八股文是一种科举考试的文章体裁,命题作文,题目都出自《四书》,但格式要求严格,很难写,如同“戴着镣铐跳舞”,能写得好不容易,需经长期的训练。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根据...
评分前些天看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面也说到了,八股文是适应于考试的一种范式,可以更好评判。看这本书应该可以了解更深,让我们看到八股文的另一面
评分从来没有完整读过一篇八股文,连八股文的历史都不知道,去妄加评说的话,那对八股文实在是很不公平。 看了这本小书,我觉得民国时代的人对八股文的态度,和我们对高考作文的态度倒是很类似,又爱又恨吧。过来人吵得热火朝天,没经历过的也装作专家跟着瞎起哄。等若...
虽然如今已没有这玩意了,但纵观此书,可知八股取士影响深远,绝不仅止教育领域。党八股官样文章怎么来的,政治课从头到脚的"一分为二"、"辩证唯物"是怎样披了西洋外壳占尽先机的,《XXX语录》是如何有样学样进而事必引诵的——某D对民众心理的揣摩和迎合简直精准到可怕。
评分高中读的。当初买书仅仅是出于一点点好奇,看完才明白自己对八股的认识太浅薄了。
评分补标。三星半。69“八股文教育时代,所谓学写文章惟一的就是学写八股文。舍此之外,更无其他作文。”材料比《说八股》丰富,但论得浅,主要观点是“大概作八股文的思维训练方法,的确有似现代中等教育数学中几何、代数等之思维训练,重在建立分析、推理之思维能力”(190)但正文中一再强调此类所谓“辩证思维”的培养,有些矫枉过正。还是文中引用清人常说的“聪明人学会八股更聪明,笨人学会八股更笨”,比较符合历史实际。
评分虽然如今已没有这玩意了,但纵观此书,可知八股取士影响深远,绝不仅止教育领域。党八股官样文章怎么来的,政治课从头到脚的"一分为二"、"辩证唯物"是怎样披了西洋外壳占尽先机的,《XXX语录》是如何有样学样进而事必引诵的——某D对民众心理的揣摩和迎合简直精准到可怕。
评分书里选的那个八股文好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