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林顿是英国革命时期独立派中影响卓著的思想家,其代表作为《大洋国》。当17世纪中叶英国的混乱促使霍布斯思考如何把国家做到秩序井然,成为安全乐土时。哈灵顿则在设法研究造成英国政治局面迅速变化的社会力量后面的推动力。他依据亚里士多德研究财产的改革和政权变动的关系的思路,从经济利益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方面来寻找原因。他以“财产因素”和“心灵因素”论证自己的政治主张,颇具特色。
谈火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政治思想史》杂志编委主要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20世纪民主理论、政治思想史。 [摘要] 作为古典共和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哈林顿虽然对霍布斯思想批评有加,但是无论他思考政治的哲学前提,还是他对共和机制的探讨,与霍布斯所开创...
评分谈火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政治思想史》杂志编委主要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20世纪民主理论、政治思想史。 [摘要] 作为古典共和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哈林顿虽然对霍布斯思想批评有加,但是无论他思考政治的哲学前提,还是他对共和机制的探讨,与霍布斯所开创...
评分谈火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政治思想史》杂志编委主要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20世纪民主理论、政治思想史。 [摘要] 作为古典共和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哈林顿虽然对霍布斯思想批评有加,但是无论他思考政治的哲学前提,还是他对共和机制的探讨,与霍布斯所开创...
评分谈火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政治思想史》杂志编委主要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20世纪民主理论、政治思想史。 [摘要] 作为古典共和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哈林顿虽然对霍布斯思想批评有加,但是无论他思考政治的哲学前提,还是他对共和机制的探讨,与霍布斯所开创...
评分谈火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政治思想史》杂志编委主要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20世纪民主理论、政治思想史。 [摘要] 作为古典共和主义者的杰出代表,哈林顿虽然对霍布斯思想批评有加,但是无论他思考政治的哲学前提,还是他对共和机制的探讨,与霍布斯所开创...
得到听书: 首先,大洋国共和制的基础是以“分配和选择”的方式保障各阶层人民的参与,又加了一个保全机制来维持制度的稳定;目的是对外扩张为帝国。如美国。 其次,哈林顿首次从经济关系角度来解释传统的君主、贵族以及共和等政体的分类。哈林顿的产权均势理论,其实是通过历史和现实经验总结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国家政权背后所潜存的财产因素。财产所有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考虑国内经济产权分配的变化。前面提到。地产的比例是怎样的,国家的性质就是怎样的。因此,当财富相平均分配时共和制会成为政体。 第三,一些更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国家发展要适应经济变化,即他的“产权均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英国专制王权无法适应国家产权分配的变化时,社会会动荡。改革就是社会适应经济变化的途径。
评分他认为政权是由财产产生,财产是政权的基础,而财产中最主要的是土地。国家的性质、政府的形式是由财产,即土地分配情况决定的。
评分绪言部分的内容还挺清楚的,后面的章节就显得啰啰嗦嗦神神叨叨,应该也是能够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可惜我没有这个本事了
评分有些部分没有读到。哈灵顿对制度的具体设计真是事无巨细,不厌其烦!(然而我并没有兴趣。)哈灵顿认为大洋国的制度应建立在土地法上,强调土地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上层建筑确乎是superstructure,所以或许马克思与哈灵顿之间存在着某种理论源流上的联系?未考证。此外,哈灵顿很强调“均势”(balance),尤其是产权(最重要的即土地)均势,将balance译为“均势”现在似乎只有国际关系领域会这样用吧?不过他这里主要还是国内不同政治力量的均势,与国际关系中国际力量的均势理论不太相同。或许做一个翻译学术史的调查可能能有点价值?(不好做。)另外,大洋国(英国)与玛辟细亚(苏格兰)和厐诺辟亚(爱尔兰)的关系问题及大洋国与其他各种共和国的比较也值得关注。
评分其实后面挺搞笑的……前面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