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P1 我的浪漫情怀一开始就注定挫败。即使我的虚荣心再强,都无法骗自己说,安曾经爱过我。但我要求见面时,她响应热切,有时我不去看他,她还会打电话问我是否安好。她派人送来“行行好,看在我的面上”、“让我们来完成一出悲喜剧”等等字条。还有一次,她甚至邀我参加家庭聚会...
评分近年前来,试图理解历史的人都喜欢一本叫做《万历十五年》的书。这算是黄仁宇的成名作,即便如此,这本书第一次以英文出版的时候,黄仁宇已经63岁了。 1983年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中文在国内出版,黄仁宇开始在学术界引起关注。目前,以《万历十五年》为代表的黄仁宇作品...
评分有人说,读黄仁宇该从这本书开始读。不读他的自传,又从何了解他的大历史观从何而来呢? 第一,曲折的生命,汇聚的群星。 他的人生历程无疑是曲折的,辍学从军,在枪林弹雨中行走过,做过外交官,做过将军副官,见识过最惨淡的炮火和最优雅的人群。退役后都三十几...
评分黄仁宇先生二战时,确切的说是1943年,作为国民党军的一员在印度境内服役,在这段时间,同中美双方的军人都有接触,有很多对史迪威将军的切身观察。那个时候,黄先生写了很多自己观察和认识的文字,投给了《大公报》,据他自己说,在当时可是有一笔数目不菲的稿酬。黄先生敏于...
评分有人说,读黄仁宇该从这本书开始读。不读他的自传,又从何了解他的大历史观从何而来呢? 第一,曲折的生命,汇聚的群星。 他的人生历程无疑是曲折的,辍学从军,在枪林弹雨中行走过,做过外交官,做过将军副官,见识过最惨淡的炮火和最优雅的人群。退役后都三十几...
翻译得相当好,给充满怀才不遇的怨气的本书加了分。学生反映教课枯燥无聊,不来上课,不选他的课,他却书生意气,发奋要出版教科书来应对之,书却被好几个评审否了三次。最后被学校解聘。历史观点和同行不一样就要和他们吵,总觉得自己的所谓大历史观正确,学界规规矩矩的论文写法他受不了。令人叹服。
评分学术么,一场游戏耳,不按规则玩,混得这么惨也正常
评分学术么,一场游戏耳,不按规则玩,混得这么惨也正常
评分休憩32nd,回忆录这种东西很难从标题判断好坏,甚至很难从人物判断好坏,人生璀璨华丽如郭汝瑰,其回忆录语焉不详,重点全部跳过,文笔不错而不能使人满足。自身无甚建树回忆录却好看如费米夫人、杨步伟等也举不胜举,如别闹费曼先生这种名人回忆录佳作是读一本少一本的上乘之作。这本书意外的好看,因为黄仁宇很真诚,很真实的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很真实的思考并记录思考的内容,思考的有深度,文笔也是一流,因此意外的好看。尤其是驻缅时期与万历十五年等书出版过程。而且黄因国民党背景而产生的复杂难明情绪很具有参考价值。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值得细读,读了这本书除了不小收获,还对费正清与李约瑟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大师之风。
评分实际上比黄仁宇所有的其他作品都要好许多,好就好在这是一本叙述失败的书,不光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的失败,还有作者学术生命的挫折与失败,失却历史学家的从容大度,还原个体生命的失传挫败无奈,更令人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