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看完《黄河青山》第一部分,总觉得应该写一点什么的。 青年黄仁宇,在长沙临时大学结业迁往昆明的时候,选择从南开大学中止学业,不久后参加了军队。 在他的军人生涯中,占据主要位置的,应当就是滇缅战区了。滇缅战区是抗战时期正面主战场之一,而且在国际反法...
评分难得有一个历史学家能有如此丰富的阅历,且有不错的技术背景,比那些在大学念到博士,再留下来做教授、研究员的学者不知要强多少,所以黄仁宇在中立国的历史学界并不受欢迎。对人文学科的研究,包含了对社会各个方面的认知和经验积累,而不是片面的咬文嚼字。因此从《万历十五...
评分 评分一,情感结构 “当兵这个职业的地位,在对日抗战后达到巅峰——也许还是数百年来的最高点,”但在1945年末,“已逐渐掉回原先的低点,甚至降得更低。”时年27岁的国民党上尉黄仁宇,供职于第三方面军总部,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从昆明背来上海的一袋法币,因内陆与沿海币值的巨大...
评分我是在阮一峰的博客上看到这本书的。他写了一篇《失败的总和—-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恰好当时我在看黄仁宇先生的另一本书《万历十五年》,对于“大历史观”还尚未彻底明白透彻,看着一篇篇考据严谨的文章,并未采取时间轴的叙事方式,而简简单单地谈及相关的人与事。...
“虽然在今天的我们看来 明朝的经济系统简直一塌糊涂不值一提 但在那时却是对宋元时代的极大提升。因此很多在当下被认为是愚蠢的决策在发生的当时却可能是时代的进步。”|||读完。能感觉到黄字里行间若隐若现的军人气质 很硬 要面子不愿妥协。其实我很想看他写怎么跟他的美国妻子相遇相爱 可惜就只有成家以后的舐犊情深。可以看出他的经济状况一直不怎么如意 精神上甚至有的时期有抑郁的倾向 最严重的时候一直在吐槽、吐很多槽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他要求一定要在自己去世后才能出版此书了。然而还是很棒!他属于固执得很有魅力的老头子。
评分很好看。我和豆瓣用户君英雄所见略同,一致认为这是黄仁宇最好看的书。黄仁宇的书我只有《明代漕运》那一本没看,考虑看完后写一写他。
评分用mini看完的第一本书呀。还是很不错的,对蒋国民政府的评价,努力和局限,国内国际形势,中国历史,与中共的对比。“他们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在他们倒下和走到绝路的地方,中共站了起来。”中共的土改是解决方案,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以和国民党的方案、梁漱溟的方案等进行对比,也正因为他们是在野党,所以可以直接对下层进行彻底的改造而不怕动了根基。正像蒋到了台湾才能进行土改一样。
评分用mini看完的第一本书呀。还是很不错的,对蒋国民政府的评价,努力和局限,国内国际形势,中国历史,与中共的对比。“他们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在他们倒下和走到绝路的地方,中共站了起来。”中共的土改是解决方案,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以和国民党的方案、梁漱溟的方案等进行对比,也正因为他们是在野党,所以可以直接对下层进行彻底的改造而不怕动了根基。正像蒋到了台湾才能进行土改一样。
评分据说这书定稿删了3/4,即便这样还是好啰嗦,气质过酸,格局不大,不喜欢,木有看完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